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报告: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持续上升
2023-04-13 记者 班娟娟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4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2021)》是在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协调指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共同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国家智库报告。

  研究结果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2012-2021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十四五”开局势头较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和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和地区比较优势发挥也出现积极变化。同时,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有待于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协同发展体制机制还需加强。

  报告建议,加强区域战略统筹,优化要素、产业布局与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探索,针对特殊类型地区实施更加精准有效政策,持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魏长宝代表出版方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介绍报告成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原部长李善同、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毅仁、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杰出学者孙久文、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刘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展经济学研究室主任邓曲恒、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叶振宇、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宁等参加发布会。

  魏长宝表示,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大计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的课题。相比较《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2020)》,2021版完善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监测了2012-2021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变化,更生动、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这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全方位立体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也为纵深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黄群慧介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2021)》是在一个新的背景——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来展开研究的。本报告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有20个指标,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通过计算连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数,体现共同富裕,也体现中国式现代化。

  与会专家认为,本报告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和衡量框架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紧密结合,纳入了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内容,报告的时代性明显。同时20个指标和本报告所表达的内涵比较贴切,也关注了现阶段的突出问题,比如南北差距问题、人口流动的问题、城市群都市圈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披传统文化“马甲” 传授占卜算卦圈钱

披传统文化“马甲” 传授占卜算卦圈钱

近段时间,互联网上出现一批传授占卜算卦等内容的培训机构,以各种所谓“成功案例”对学员“洗脑”,圈钱敛财。

·变味的“博主探店”:给钱就夸上天,不给钱就抹黑

从“散杂货码头”到“世界中转站”——一个“内河港”的十年巨变

从“散杂货码头”到“世界中转站”——一个“内河港”的十年巨变

平静而忙碌的码头上,高速智能岸桥有条不紊地装卸千里而来的货物,一车车集装箱被稳稳运入堆场。

·一家濒临绝境的东北老国企何以脱困重生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