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因暂停或终止临床试验项目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陷入舆论风口的天士力有了最新动向。1月31日,天士力回复了上交所此前下发的监管工作函,并针对“公司前期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会计政策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结合业绩预告说明是否存在大洗澡动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复。
三个引进临床项目被暂停或终止
1月17日,天士力发布《关于研发项目暂停或终止临床试验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称,在年度财务审计工作开展的同时,经过对公司及子公司研发项目进行梳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后续开发预判和投入等多种因素综合评估,为合理配置研发资源、聚焦研发管线中的优势项目,决定暂停MPC-150-IM、MPC-25-IC及终止TSL-1806的研究工作。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MPC-150-IM及MPC-25-IC同属MPC细胞系的系列产品,探索适应症分别为治疗末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急性心肌梗死,2018年7月,天士力与Mesoblast Limited签署了《产品开发商业化协议》,约定天士力将有偿获得该两款MPC产品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据悉,PC-150-IM多中心、双盲、随机开放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于2020年12月在美国完成,用于评估该药对于低射血分数和炎症相关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但试验结果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预定的主要有效性终点未达到治疗学上的统计学意义;而MPC-25-IC在欧洲进行的与PCI同步联用的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证明了该药冠脉内给药治疗ST段抬高的心梗耐受性良好,但此类患者PCI术后住院率和死亡率非常低,MPC-25-IC在急性介入治疗存在较大挑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来观察效果。天士力1月17日在公告中称,考虑继续推进两款产品本土化开发仍需要持续投入更多资源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等因素,决定暂停这两款产品的研发,后续将紧密关注两款产品的最新国际研发进展,再行择机启动相关研究工作。
TSL-1806则是美国礼来公司研发的一种选择性GPR40激动剂,拟单独使用或者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2018年4月,天士力子公司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下称“天士力帝益药业”)与礼来公司签署的《许可协议》,天士力帝益药业获得该产品大中华地区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并于2020年11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签发的临床试验批件,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启动并完成Ic-II期临床试验。但TSL-1806在国内的临床进展并不顺利,据天士力披露,“试验结果提示该药物安全性良好,但药物作用和剂量之间的量效关系不明显,各剂量组的降糖疗效未达良好预期”,最终天士力决定终止该项目的临床试验。
天士力称,基于上述项目已暂停或终止、未来研发进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且相关专利技术未找到潜在可出售对象的实际情况,出于谨慎性考虑,对MPC-150-IM及MPC-25-IC和TSL-1806项目共计开发支出金额1.95亿元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天士力即将迎来自2002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根据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5亿元至-1.79亿元,同比减少108%到114%。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天士力净利一直在1亿元至24亿元之间波动,特别是2013年以后,天士力净利保持在10亿元以上水平。
公司称不存在信披不及时情形
天士力前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受到监管关注。1月18日,天士力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处理事由为“对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发出工作函”。
1月31日,天士力发布《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工作函的公告》,对上交所提出多项问题进行了回复,上交所提出的问题包括结合前期协议中关于许可费用的条款,说明上述研究项目资本化的具体内容;在原研进展不顺利情况下,是否与对方约定补偿条款;补充说明MPC-25-IC上述临床试验于何时出现公告所述的情况,以及公司何时知晓MPC-150-IM、MPC-25-IC出现公告所述的情况,公司前期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等。
据天士力回复,MPC-150-IM、MPC-25-IC项目资本化的具体内容是根据2018年7月公司与原研公司签订的《产品开发商业化协议》,向原研公司支付2000万美元的特许权首付款。另外,根据该协议,双方未就该两款产品与境外的原研进展相关约定补偿条款。与此同时,天士力还表示,根据协议约定,天士力拥有MPC-150-IM、MPC-25-IC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仅对该两款产品在境内的研发进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因此不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情形。
监管还重点关注了天士力相关的会计处理,上交所要求天士力说明公司对于引进类药品项目研发资本化的会计政策,以及后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并说明该等会计政策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说明前期未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结合业绩预告说明是否存在大洗澡动机等问题。
针对相关会计政策,天士力回复称,公司目前对于引进类药品项目研发资本化的会计政策为企业购买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符合资产定义的,则将技术转让款资本化;对于后续发生在该项目上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支出,比照自行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区分其是处于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以及是否已满足资本化条件,作出不同的处理。引进类药品项目后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相关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针对公司是否存在大洗澡动机质疑,天士力则表示,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是系公司持有的I-MAB、科济药业等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本期未经审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同期减少11.08亿元所致,剔除该因素的影响后,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4亿元至9.29亿元。公司预计2022年度未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为6.68亿元至7.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到27%。本次计提开发支出减值准备将减少公司2022年度利润总额1.95亿元,剔除其影响后,公司扣非净利润为8.62亿元至9.68亿元,并不会造成大洗澡的情形。
此外,天士力强调,公司2022年末对部分开发支出项目计提减值准备,是上述项目研发风险极大,公司认为在国内开展桥接试验可能性较低或无产业化价值,且相关项目已暂停或终止,故计提了减值准备,不存在通过开发支出减值进行大洗澡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