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近日,杭州蓝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州蓝然”)申请撤回创业板IPO申请文件,深交所决定终止其首发上市审核。作为一家拟冲刺创业板的企业,其“三创四新”(即创新、创造、创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能力倍受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多项发明专利为受让所得。
另外,报告期(指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1月至6月)内,杭州蓝然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但2019年至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数,该公司称主要系其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所致。此外,报告期内多名公司股东委派的高管离职,也引起监管层注意。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
杭州蓝然主要从事离子交换膜及组件、电渗析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帮助客户以清洁、高效的方式实现特定工业酸碱产品的制备和工业流体的分离纯化。目前,杭州蓝然主要产品包括四大类,电渗析应用设备、压力驱动膜设备、膜材料及配件和技术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030.48万元、16240.11万元、23675.70万元和12227.12万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34.99%和45.79%;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5.22万元、2066.51万元、6100.89万元和2867.90万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101.57%和195.23%。
在杭州蓝然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58.13万元、-1932.13万元、-4447.07万元和1369.43万元,2019年至2021年均为负数。杭州蓝然称,这是由于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分阶段收款及客户惯用承兑汇票支付货款的结算方式,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存货占用流动资金较多,应收款项规模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杭州蓝然的应收票据分别为3334.45万元、2522.59万元、4810.77万元和7146.25万元,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的13.68%、11.25%、14.37%和17.98%;同期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3439.76万元、3909.55万元、8387.66万元和9049.03万元,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的14.11%、17.44%、25.05%和22.77%。其金额和占比整体呈增长趋势。
此外,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杭州蓝然的存货分别为10074.40万元、8762.37万元、13028.90万元和16883.60万元,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的41.32%、39.09%、38.91%和42.49%。杭州蓝然的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构成。杭州蓝然子公司衢州蓝然离子交换膜产线2020年正式投产,且伴随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因此公司原材料及库存商品余额逐年增加。
报告期内,杭州蓝然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76、1.04、1.06和0.44;而同期其在招股书中所列举的蓝晓科技、上海凯鑫等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89、1.96、2.32和0.82。尽管其存货周转能力在2019年至2021年有所提高,但整体仍弱于同行业公司水平。
“若未来公司应收款项无法及时收回,收到的票据背书或兑付出现困难,存货无法及时销售变现,则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持续为负。”杭州蓝然表示。
多项发明专利为受让所得
作为一家拟冲刺创业板的公司,杭州蓝然的“三创四新”能力倍受关注。在深交所问询函中,其核心技术成为被关注重点。业内人士认为,自注册制改革以来,由于创业板的定位特征,IPO审核对公司“三创四新”能力高度关注,不符合相关定位的公司将被拒之门外。
目前,杭州蓝然掌握的核心技术包括电渗析工艺应用技术、高性能离子交换膜制备技术和高性能电渗析设备制造技术,并在公司生产及业务开展过程中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分别为6967.32万元、14336.30万元、21288.02万元和10583.11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58.01%、88.78%、90.45%和87.34%。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杭州蓝然拥有涉及离子交换膜及电渗析设备生产方面的发明专利20项。记者注意到,目前构成公司合金膜制备技术的专利一共9项,其中仅4项为申请所得,剩下5为受让所得;构成公司均相膜/双极膜制备技术的专利一共8项,其中仅3项为申请所得,剩下5项为受让所得。
杭州蓝然回复问询称:“公司拥有自己的离子交换膜制备技术研发团队。由于离子交换膜制备技术壁垒较高,研发初期为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研发失败风险,公司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获取相关专利。”然而从研发投入的角度来看,报告期内杭州蓝然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90.52万元、1799.82万元、1917.44万元和1051.04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1.56%、11.08%、8.10%和8.60%,2019年至2021年研发占比逐年下滑。
董监高离职引监管层注意
在杭州蓝然的IPO首轮问询中,报告期内公司董监高离职情况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招股书显示,2021年2月,蒋航天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职务;2022年2月,邹炜由于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2022年3月,徐荣安由于个人原因辞去监事职务;2022年3月,袁小兰由于个人原因辞去监事职务。杭州蓝然称,上述人员的离职对公司生产经营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上述离职高管中,除了徐荣安是杭州蓝然核心技术人员之外,其余三人均受公司股东委派。其中,蒋航天在宁波宇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系公司股东诺杉投资委派;邹炜在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晨道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担任投资经理,系公司股东长江晨道委派的董事;袁小兰在科百特担任财务职务,系科百特委派。
除了报告期内多名高管离职外,杭州蓝然多位高管和客户之前的关系匪浅。公司现任副总经理兼杭州埃尔总经理卿波,2007年7月至2012年2月于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项目部部长助理;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于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担任冶金制造部部长。而华友钴业为杭州蓝然2019年第一大客户,当期杭州蓝然向其及同一控制方销售了2249.92万元,占当期营收的18.70%;2020年向其销售了834.48万元,占当期营收的5.14%。
此外,1997年7月至2011年10月,杭州蓝然实控人楼永通历任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项目经理、特种分离事业部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叶海林1999年7月至2009年9月,担任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项目经理;公司现任董事李嘉2007年7月至2010年10月,担任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项目经理;公司现任董事柴志国2001年7月至2016年5月,历任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项目经理、副总经理。报告期内,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及同一控制方旗下的企业也在杭州蓝然的客户名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