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指数投资时代即将开启。11月25日,来自证监会的消息显示,易方达、嘉实、招商等8家基金公司申报的北证50指数基金获批发行。“北证50成份指数是全市场首只全面衡量和观察北交所整体走势的重要宽基指数,对于投资北交所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参考基准。”包括嘉实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司认为,相关指数产品的获批,有利于进一步为北交所引入被动投资等长期资金,有望带来全新的北交所指数化投资机会,并进一步丰富投资者的投资选择。
作为北交所首只指数,北证50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 50 只上市公司股票组成,并且每季度调整一次成份股。截至2022年11月21日,指数成份股覆盖16个细分领域,包括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汽车、电子、国防军工、食品饮料等,平均总市值为27.23亿元。据易方达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介绍,北证5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支出占当前北交所市场整体比重均在65%-70%左右,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同时,成份股主要集中于战略新兴行业,具有突出的创新和成长属性。
自2021年11月15日开市以来,北交所始终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致力于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Wind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3.3%和19.4%,其中,北证50成份股合计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47.5%和29.9%,展现出了更加突出的成长性。
“专精特新”属性明显是北证50成份指数一大特点。该指数中共有19家企业为专精特新企业,权重合计34.08%,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信息科技等行业占比较高。“随着北证50成份指数的获批,也有望为投资人带来一键直达北交所优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新工具。”嘉实基金强调,目前北交所共有46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已经成为专精特新公司的聚集地和主阵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技术与规模的领先地位,通过与产业链各方协同创新,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主体。
招商基金也表示,聚焦“专精特新”的北证50成份指数行业构成体现了鲜明的专精特新及先进制造特色,彰显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有望成为A股市场“科创+中小企业+成长”的又一重要综合风格指数。
“随着更多‘专精特新’型企业在北交所挂牌上市,样本股中有望吸纳更多‘专精特新’型企业,体现出其板块特色与定位,更好地促进北交所市场的发展。”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李俊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来北交所频传利好消息,进一步提升上市企业投资价值。一是,北交所将股票交易经手费标准由按成交金额的0.5‰双边收取下调至按成交金额的0.25‰双边收取,降幅50%;二是,为进一步推进市场改革创新,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增强市场活力,北交所起草了《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细则》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指引》,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混合做市制度在北交所呼之欲出。三是,北交所股票将纳入中证、国证跨市场指数体系。北交所股票进一步纳入跨市场指数体系,在提高指数代表性的同时,也将与北证50指数发布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引导中长期资金配置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市场引入更多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