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潮评社 | 数字化改革给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带来无限动能
2022-05-11 来源: 中国网

  一年一个巨大的变化!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下发的2021年5月算起,浙江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走过一年的历程。浙江城乡经济有哪些变化?给全国积累起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温州平阳(图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我们从数字化改革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这项一往无前的改革为浙江激活无限动能。

  共同富裕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拉近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填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鸿沟。

  浙江在这方面的条件得天独厚。在以往数十年的经济发展中,他们一直重视城乡发展的平衡性,2021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到了1.94。

  拉近城乡收入差距、平衡城乡发展有多重方式、多种办法,而数字化改革是一个效果明显的切入点。

  数字化改革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使其动能不断增强,规模快速壮大,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

  2021年被称为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元年”。一年的时间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8348亿元,比2020年增长13.3%,增速比GDP快4.8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推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这就是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浙江26县被纳入共同富裕的典型扶持县,这也是浙江实施了20年的“山海协作工程”最大受益地。高山峻岭阻隔了山区人民走向富裕的路,交通、通讯、信息的闭塞让农业、工业都受阻于山高水长。数字化改革、科技赋能,及时向农业、工业、旅游业为主要致富途径的山区输送。

  以数字化改革推动城乡共同富裕,能使农村的农耕文明、休闲游乐、民风民俗等优势与城市的科技、现代风范等特征互补互促,打造跨行业跨层次跨区域的智能农业、品牌农业与数字农业,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释放发展潜力,继而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数字技术还能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动力。

  这是浙江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也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思路高度切合。

  数字化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抛开时空阻隔,让城乡在一个平台上交流。无论距离多远,都能够及时链接。

  2022年初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支持山区26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可以看到又一个清晰的目标:组织实施山区26县生态工业发展“攀登计划”,力争到2025年,山区26县年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左右,山区26县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17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各县均超过8亿元、超百亿元的县达10个以上。

  其中关涉欠发达地区顺利实现走向富裕的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历史经典产业及其赋能方式等等都在这一揽子计划中。

  这只是一个赋能路径。更多的部门都在自己职责范围和优势方面,给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注入不同类型的发展动能。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的“船”和“桥”。这艘“船”、这座桥,正在摆渡和疏通浙江经济更加快捷有序地前行。

  这一年间,浙江共谋划建设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127个。其中,“浙江外卖在线”“浙江e行在线”“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等一大批标志性应用,彰显了浙江辨识度、形成了全国影响力。

  目前,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全面建成,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五大系统架构更加稳定,理论和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和系统。

  这些也是浙江数字化改革成果的“硬核”之处。数字赋能,不是传统的政务信息化。数字化改革,解决的是传统办法不能解决的难题,破解的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数字化改革不只是建系统、开发应用。根本上是经济体制上层建筑的深层次调整。

  浙江省一年来的探索,形成了一条省域层面推进数字变革的路径,打造形成了数字变革的浙江金名片,有力推进了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力,在有限的物理空间里通过数字化赋能实践无限的梦想。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谨防光伏扶贫项目沦为“晒太阳”工程

谨防光伏扶贫项目沦为“晒太阳”工程

光伏扶贫见效快、收益稳、帮扶准,是常见的产业帮扶举措。

·河南加快“数智”金融新基建 打通中小微融资大动脉

识得东风面 改革总是春

识得东风面 改革总是春

资本运作正成为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近年来,广州市国资委通过兼并重组、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深化市属企业混改,目前全市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累计达34家,形成了证券市场“广州国资板块”。

·多措并举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