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下沉服务稳企纾困 深圳人行社区专项行动见成效
2022-05-11 记者 张莫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深圳人行联合龙华区人民政府,举办“精准滴灌解纾困 助力惠企增活力”深入社区稳企业保就业金融支持专项行动,走进企业实地调研,宣讲金融政策助力企业发展。资料照片

  探索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圳人民银行在全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中首个提出并牵头的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专项行动模式成效显著。

  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主要集中在社区基层,处于“毛细血管”的末梢。2020年4月以来,深圳人行结合深圳实际,带领辖内商业银行以社会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为阵地,主动探索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的工作模式。专项行动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街道社区为强力辅助、以商业银行为主力军,推动金融机构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拓宽小微企业融资覆盖面、提升金融支持政策知晓度,进而推动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

  2020年5月在开展深入社区专项行动之初,对249家小微企业的调查显示,有融资需求企业中,获贷企业占比仅29.6%,54.5%的企业由于不了解银行贷款产品、不知道如何申贷、担忧贷款手续复杂流程长等原因,未申请过银行贷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银行主动送产品、送服务上门,一对一为企业提供融资方案。截至2022年4月末,累计走访对接企业20.7万家,其中有融资需求企业12.66万家。有融资需求企业中,66.1%的企业获得授信1939.85亿元,获贷率较2020年5月调查结果提高36.5个百分点,金融服务覆盖面明显扩大。

  另外,2022年3月,深圳人行对452家在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专项行动中获得贷款的企业进行回访调查。调查显示,77.7%的企业贷款利率低于5%,52%的企业贷款审批时长短于一周。与2020年初相比,67.7%的企业认为贷款利率有所下降,56%的企业认为贷款程序有所简化,45.8%的企业认为贷款办理时长有所缩短。

  据中国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张明介绍,截至3月末,深圳中行已对接全市11个区,联动人民银行、中小企业服务局等政府机构开展普惠金融银企对接活动近100场,联合各区街道办共联系、走访企业10000余户并提供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在深圳人行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圳中行作为首批服务银行入驻盐田区及龙华区首贷中心,自入驻盐田区首贷窗口以来,已累计为超1800家小微企业提供近90亿元首贷授信支持,服务成效良好。”他说。

  深圳人行相关人士表示,通过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专项行动,深圳人行总结规律,从获贷可能性角度将小微企业分为四类:一是符合授信条件但不了解金融服务的企业;二是符合授信条件但融资需求不满足的企业;三是处于“爬坡过坎”阶段的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成立时间不长(2-5年),处于生命周期重要关头,若获得产业政策“扶一把”,很大可能渡过“分水岭”、持续经营发展,但企业自身经营尚不稳定,离银行授信条件仍存在差距,需要解决融资问题,特别是“首贷”问题。四是劣势企业。此类企业经营状况差、发展前景不佳,持续经营能力不强,需要改善企业自身经营情况,方有可能获得贷款。

  “针对以上四类企业,下一步深圳人行将分类施策,推动提升金融服务。”该人士表示:一是推动完善“政务+金融”一站式商事服务体系,“线上+线下”畅通银企对接渠道,便利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快速融资。二是充分运用金融配套支持工具箱,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三是进一步发挥“几家抬”合力,做精做实首贷服务。四是更广泛联合产业部门做好市场主体培育工作。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从未来看,社区金融服务工作重点包括,一是精准化。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社区金融服务主体,以大数据为基础,对其金融需求特征进行更为精准的画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二是完善政银企对接平台,提升金融服务社区主体的效率,鼓励金融机构使用各种配套金融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撬动作用。三是加强金融宣传与教育,培育小微企业征信意识,稳定融资预期,引导合理借贷,为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这方面,深圳人行开展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专项行动,无疑为我国社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借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谨防光伏扶贫项目沦为“晒太阳”工程

谨防光伏扶贫项目沦为“晒太阳”工程

光伏扶贫见效快、收益稳、帮扶准,是常见的产业帮扶举措。

·河南加快“数智”金融新基建 打通中小微融资大动脉

识得东风面 改革总是春

识得东风面 改革总是春

资本运作正成为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近年来,广州市国资委通过兼并重组、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深化市属企业混改,目前全市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累计达34家,形成了证券市场“广州国资板块”。

·多措并举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