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皖通科技:基础业务实现突破 “智慧+”景气度延续
2022-04-27 记者 韦夏怡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大交通产业智慧化解决方案及综合服务提供商皖通科技(002331)4月26日晚间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5.9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34.64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206.09万元。

  同日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038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亿元,亏损幅度亦有收窄。值得一提的是,计提子公司商誉减值减少了报告期内业绩,若扣除计提子公司商誉减值和应收款项合计9881.7万元的影响,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则为800余万元。

  高速公路信息化业务方面,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建设的北京至雄安新区高速公路河北段机电项目顺利通车运营,此项目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高速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皖通科技智慧高速网络布局覆盖北京、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福建、陕西、江西、重庆、吉林等全国20多个省份,全国化战略纵深发展。

  智慧城市业务方面,皖通科技以“城市大脑”为核心,聚焦城市智慧建设、智慧民生、智慧环保等场景应用,围绕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司法、智慧校园、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核心产品建设,开发一系列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中标省内多个项目的智能化设计、施工及三网接入等全套智慧服务,以及国内多个智慧城市交通网络和智慧监狱项目。同时,公司不断开拓新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新疆、云南、河北、重庆等全国各地,力争加速形成项目示范效应,挖掘新一轮发展机遇。

  此外,公司港口航运信息化业务成绩亮眼。皖通科技积极搜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航信息化建设需求,完善与中交建、中港湾、中远海等大型港口企业的合作机制。报告期内,公司与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广州港物流公司、天津港、福州港务集团等达成合作,签署了武汉阳逻项目、武汉华中港航项目、宜昌枝城港项目、兰州多式联运项目等多个项目,其中武汉地区三个项目标志着公司打开中部市场,填补区域空白,树立了标杆工程,为今后在中部市场进行产品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军工电子信息化业务方面,公司融合微波探测与数字技术,业务涵盖反恐维稳、智慧安防等,为消防、公安、特种部队、地震、安监、机场、海防等客户提供整套系统和解决方案。

  聚力科技创新,报告期内公司相关业务也保持稳健拓展。以智慧港口业务为例,2022年初,公司分别与华为、中兴产业基金等签署商业市场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港口、云端自动化、智能闸口、智能理货、物联网平台等多个场景展开深度合作。皖通科技2021年年报显示,受疫情影响,公司智慧港航业务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公司将不断深化与港口集团及头部企业等合作关系,融合多领域、多行业、多利益方优势,致力于建成高效的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和有效的港口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站在系统性、战略性和社会性的高度,全力打造港航产业链生态圈。

  对于2022年经营计划,皖通科技2021年年报显示,将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技术驱动,聚焦高速、港航、智慧城市等智慧化全系场景服务,构建大交通智慧生态体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警惕一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表面风光”

警惕一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表面风光”

一些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应科学测算消纳能力,加大清洁电力外送力度。

·“播撒”财富还是收割“韭菜”?——透视财商教育乱象

奋进的力量:心有所向 功不唐捐

奋进的力量:心有所向 功不唐捐

新时代,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天津国企在改革创新的“春天里”前行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