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六大行:资产质量向好 业务特色凸显
2022-04-0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营收稳健,盈利能力提升;不良下降,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聚焦重点,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国有六大行在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同时,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业绩答卷。今年,六大行将继续发挥各自特长,让利实体经济,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普惠贷款大增五成 工行全年净利3483亿元

  □记者 向家莹 北京报道

  中国工商银行3月30日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6%;拨备前利润达到6275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3483亿元,增长10.2%,继续保持全球银行业净利润规模第一地位。

  资产质量方面,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2934亿元,不良率为1.42%,比上年下降16个BP。

  资本构成方面,2021年末,工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3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94%,资本充足率为18.02%。资产规模方面,2021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351713.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263.25亿元,增长5.5%。

  工行行长廖林表示,去年是工商银行新规划推进实施的第一年,这一年工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金融保障与经营发展,推动新规划开局起势,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成色十足的工行答卷。

  廖林进一步分析称,从披露指标来看,主要有四个亮点:第一,“强”的基础进一步夯实。资本充足率超过18%,位居全球大型银行前列。不良率1.42%,同比下降16BP;拨备覆盖率7年来首次回升到200%以上,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

  第二,“优”的姿态进一步提升。全行经营效率持续改善,资产回报率(ROA)、资本回报率(ROE)均高于上年。净利息收益率(NIM)2.11%,变动同业较优。

  第三,“大”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全集团营业收入超8600亿元,增长7.6%,同业领先的优势继续夯实,2021年本集团的资产、资本、存款、贷款继续持全球第一,市值和分红总额为国内同业第一。

  第四,“专”的特色充分显现。比如,个人金融客户突破7亿户,个人贷款近8万亿元,个人存款12.5万亿元,AUM(资产管理规模)近17万亿元,保持领先。从对公领域来看,信贷多个领域规模继续保持领先,包括制造业金融贷款突破了2万亿元,绿色金融方面贷款达到了2.48万亿元。普惠贷款突破1万亿元,增速超50%。对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均突破1万亿元。

  作为国内银行业“领头羊”,工行的信贷投放情况无疑具有代表性。数据显示,工行去年投融资增长近2.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量2.1万亿元,同比多增2433亿元,增量和多增额均位居同业首位。新增债券投资超过7600亿元,较好发挥了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作用。从投向结构来看,工行进一步突出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

  “制造业贷款是工行的传统优势,我们的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元。”廖林介绍,一个新的增长点是绿色金融,规模达到2.48万亿元。同时,在科技创新方面,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均突破1万亿元,面向“专精特新”企业授信客户超过1.5万户,融资余额近1000亿元,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

  谈及今年信贷投放思路,廖林透露,工行把支持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靠前发力、协同发力、精准发力”的总体思路,今年推动投融资在增量上适度增长,总量上结构优化,存量上结构调整,工行有能力在继续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在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技投入增11% 中行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记者 张莫 北京报道

  中国银行日前公布2021年经营业绩。年报显示,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1%,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3.87%;实现税后利润2273亿元,同比增长10.85%;实现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2166亿元,同比增长12.28%。

  2021年,中国银行全年科技投入186.18亿元,同比增长11.44%。科技条线员工数量同比增长13.75%。“我们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攻坚关键领域,制定‘数字中银+’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成立了金融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计划筹设场景生态与创新部,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迈出了新步伐,并且赋能中行各项业务提质增速。2021年,个人业务方面,中行发布手机银行APP 7.0版,形成“金融+场景”“科技+关爱”“智能+专业”“全球+全景”四大服务特色。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同比增长18%,企业网银、企业手机银行交易客户分别增长24%和114%。对公业务方面,中行围绕产业数字化的需求,加快对公业务线上化进程,重点建设交易银行平台,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实现了普惠贷款、跨境汇款、供应链融资一些复杂对公业务的全流程线上化,促进了产品销售的增长。

  “去年普惠金融线上业务余额突破千亿,新版企业网银客户快速增长至555万。线上化已经成为中行加快对公业务发展、融入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推动力。”刘金说。

  年报还显示,智慧运营与网点转型取得新成效。智能柜台服务场景达到57大类、296子类,在4000余家网点智能柜台引入政务民生服务。建成跨境、教育、体育、银发四大战略级场景特色网点1074家。另外,中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数量实现指数型增长,同时场景生态建设全面提速,已落地场景275.59万个、商户门店129.05万个、签约同业金融机构达60家,均列各运营机构首位。在冬奥期间推出冬奥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冰芯、雪环,率先面向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准账户式硬钱包产品。

  刘金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作为保障。他透露,最近,中国银行正在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总行成立了金融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强化对数字化转型的统筹领导。具体工作落实方面,中行正在筹建一个专门部门——场景生态与创新部,统筹管理集团的产品创新和生态建设,“就是把前台部门、分支机构发现的客户需求和市场机会第一时间和科技部门取得联系并进行沟通,把客户需求和市场机会尽快转换成服务产品,深化科技和业务的融合,提高信息科技团队对业务需求的响应速度和产出效应。同时优化激励机制,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中行加快建设IT“新基建”,进一步夯实了数字化基础。年报显示,中行“绿洲工程”,即企业级架构建设加快实施,完成战略能力地图、业务架构和IT架构规划的初步设计,完成项目首批能力解决方案、业务建模及开发测试,成功投产企业级大型分布式技术平台,进一步夯实承接新业务架构的核心技术底座。

  “下一步随着‘绿洲工程’和数据治理工程不断推进,我们会促进各个业务条线的线上化、数据化和智能化,重点打造数字化营销、动态定价、开放银行、智能风控等企业级的数字化业务能力,为‘八大金融’赋能,更好融入和服务数字经济的发展。”刘金说。

 

发挥全牌照优势 交行理财业务强劲增长

  □记者 向家莹 北京报道

  交通银行日前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年报显示,2021年,交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93.90亿元,同比增长9.42%;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875.81亿元,同比增长11.89%。

  2021年,交行发挥牌照齐全优势,以打造财富管理品牌特色为切入点,打造利润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75.73亿元,同比增加24.87亿元,增幅5.52%。其中,理财业务和代理类业务为主要增长点。数据显示,2021年交行理财业务同比增长19.47%,达到117.75亿元;代理类业务收入达到56.64亿元、同比增长34.86%。

  交行副行长周万阜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预计今年银行业手续费收入增速将有所回落,产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但总体上,财富管理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银行的财富管理仍然大有所为。

  此外,随着交银理财、交银施罗德理财相继开业,交通银行旗下子公司理财业务发展也更加受到市场关注。交行业务总监、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介绍,施罗德交银理财在定位上将与两家股东(施罗德及交银理财)已有的业务形成差异化发展。

  他透露,在投资定位方面,施罗德交银理财将在权益和债券直接投资基础上,融入FOF组合、REITs、绿色多元资产、另类和私募股权等多元化资产,培育多资产、中长期限的投资理念;在产品定位方面,与交银理财低风险固收为主的理财产品体系、施罗德境内公司高风险权益为主的产品体系,形成差异化。

  “一是通过权益、另类及境外资产等多资产投资能力的建设,主打突出多元资产配置理念的中高风险混合类理财产品,重点发行1年以上封闭式或最低持有期产品;二是利用施罗德ESG方面的发展经验,打造绿色主题特色类产品线,设计涵盖ESG、可持续投资、碳中和等主题的混合类及权益类长期限中高风险理财产品;三是发挥施罗德在全球市场的渠道优势,打造适合境外客户投资的中国资产投资解决方案。”涂宏表示。

  近期股债市场波动剧烈,交银理财产品也出现一定回撤,但从底层资产看,交银理财绝大多数产品的投向是债券市场,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较低。短期收益虽然会受到市场影响,但长期限产品在等待市场平复后能够迎来反转。

  “针对最近市场股债大幅调整的情况,我们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产品结构调整,增加低波动资产占比,均衡配置不同行业,稳定产品净值。”涂宏同时提到,在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大背景下,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力,相信这种短期市场同步下跌的悲观情绪将逐步释放。因此,今年交银理财规模增长还是提出了不低于10%的目标。

 

增速创近十年新高 农行县域业务优势突出

  □记者 汪子旭 北京报道

  “我们的目标是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张青松在3月30日举行的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农行在县域农村具有网点、人员的传统优势,加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点,倾力服务乡村振兴,将成为农行差别化竞争优势,是农业业务经营的鲜明特征。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行“三农”县域业务贷款余额6.2万亿元,增速17.2%,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例达36%,增量、增速、余额占比均创近十年来新高。

  2021年,农行业务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截至2021年末,资产总额29.1万亿元,增速6.9%。贷款总额17.2万亿元,增速13.2%;当年新增2万亿元,投放创历史新高。客户存款21.9万亿元,增速7.5%,当年新增1.5万亿元,其中新增个人客户存款超过1万亿元。营业收入达7199亿元,增速9.4%。净利润2419亿元,增速11.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57%,同比提升22个基点。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14个基点。

  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农行“三农”县域业务优势进一步凸显。截至2021年末,贷款余额6.2万亿元,新增9130亿元,增速17.2%,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例达36%,增量、增速、余额占比均创近十年来新高。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势头良好,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贷款增速分别达17%、20.6%和14.8%。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扎实成效,832个脱贫县和160个国家乡村贷款增速分别为14.2%和15%,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数字乡村金融服务成效显著,线上化农户贷款及惠农e贷余额达54447亿元,增速54%,服务了368万农户。

  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农行去年出台了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专项行动方案,制定了种业、农机、冷链物流、农产品收购等专项信贷政策。截至2021年末,粮食重点领域法人贷款余额1387亿元,增速17.5%,乡村产业贷款余额1.14万亿元,增速20.6%,乡村建设贷款余额1.28万亿元,增速14.8%。

  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农行制定出台了11个专项政策,158项金融帮扶政策,制定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融支持方案和工作计划,确保脱贫地区的信贷增长。截至2021年末,脱贫县贷款余额1.47万亿元,增速14.2%,高于全行1个百分点。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2660亿元,增速15%,高于全行平均贷款增速1.8个百分点。

  “我们不断创新‘三农’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形成了比较齐备的乡村振兴金融产品体系,2021年总分行先后推出了‘三农’特色产品55个,截至目前,农行有千亿级拳头产品10个,百亿级精品产品13个。”张青松介绍。

  他表示,今年农行将继续把“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三农”的作用,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我们会优先安排县域贷款、涉农贷款的计划,单独配置县域资源,强化乡村网点渠道的支撑,新的网点布局将向乡镇倾斜,我们会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更多的干部人才和员工资源到乡村振兴一线干事创业。”张青松说。

 

风险管控良好 建行盈利增速显著回升

  □记者 向家莹 北京报道

  中国建设银行日前对外披露2021年年报。年报显示,建设银行2021年经营发展质效良好,盈利增速显著回升。实现经营收入7647.06亿元,同比增长7.07%;实现净利润3039.28亿元,同比增长11.09%,两年复合增速6.25%,达到近年来新高;平均资产回报率(ROA)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4%和12.55%,同比分别提高0.02和0.43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7.64%,继续保持良好水平。

  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年报显示,建设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8.1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5%;吸收存款总额22.3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6%;金融投资7.6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5%。截至2021年末,建设银行的存贷比较上年末提升3.79个百分点;贷款、金融投资在资产中的占比分别较上年末提升2.36和0.55个百分点;存款在负债中的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89个百分点。

  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力是建设银行的核心优势之一。年报显示,2021年末,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42%,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0.94%,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逾期、不良贷款负剪刀差896.1亿元,为行业最高水平,体现了建设银行严格审慎的风险分类标准。重要领域风险管控良好,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1.85%,优于公司类贷款整体水平。风险抵补及风险缓冲能力进一步提升,拨备覆盖率239.96%,较上年末提高26.3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7.85%,提高0.79个百分点。

  国家明确“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为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确立了方向。推动实现“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格局,不仅有利于解决百姓住房难题,促进房价回归理性,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也为商业银行自身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作为率先提出住房租赁战略的国有大行,年报显示,建行住房租赁生态渐成,当前建行已在全国主要城市对接超过300个项目,支持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系统在50多个城市上线运行。探索长租房运营可持续模式,开业运营179个“CCB建融家园”长租社区,并融入智慧社区和公共、金融、创业服务。积极探索住房租赁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相结合,在北京、广州等地支持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截至2021年末,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全国96%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为1.5万家企业、3800万个人房东和租客提供阳光透明的交易平台。住房租赁贷款余额1334.61亿元,增幅60.02%。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指出,建行未来将坚持以住房租赁推广“长住即安家”的理念,让房屋回归居住本源。全力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结合城市更新,激活闲置房源,打造建融公寓、城中村新居,让新市民住上体面舒适的新家。建行还将积极整合资源共建产业联盟,接入家居、家政、社区等外部场景,加快推进公募REITs落地,拓宽多种融资渠道,努力让租赁成为勒住房地产市场“灰犀牛”的绳索。

  对于近期部分房企风险暴露的问题,建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表示,关于房地产,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局部领域和个别客户的风险释放无法避免。同时,他强调,房地产正迈向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个别客户风险显现并不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程远国表示,下一步,建行将满足房地产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住房租赁战略,同时做好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研判和客户监测,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资产质量领先 邮储银行资产管理规模年增超万亿

  □记者 汪子旭 北京报道

  邮储银行3月30日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邮储银行2021年零售业务再进阶。AUM(资产管理规模)被视为银行零售金融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服务个人客户6.37亿户,AUM年增超万亿,总规模达1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40%。

  年报显示,2021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87.62亿元,同比增长11.38%;净利润765.32亿元,同比增长18.99%;中间业务收入220.07亿元,同比增长33.42%。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82%,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18.61%,较上年末提高10.55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92%,较上年末提高0.3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4.78%,较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资本实力不断增强。

  邮储银行首席风险官梁世栋介绍,资产质量保持在同业较优的水平,主要基于几个方面:一是资产质量的基础比较扎实。邮储银行逾期60天以上的所有贷款全部纳入不良,逾期30天以上的客户纳入不良的比例超过93%。二是风险抵补充足,拨备覆盖率达到418.61%,缓冲垫比较厚。三是坚持前瞻性的风险管理,在对公领域,把大额风险客户都纳入名单制管理,动态监测风险的情况。同时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排查,能够做到风险的早识别、早化解。四是强化智能风控的应用。尤其在零售领域,通过客户的精准画像,通过强化贷款用途管理,通过精准、前瞻的贷后预警,实现零售信贷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提升精细化水平。五是今年会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同时也拓宽处置渠道。

  得益于持续深耕零售,邮储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占营收比重近七成。数据显示,2021年,邮储银行个人银行业务收入2218.55亿元,同比增长11.99%,占营业收入的69.60%,同比提升0.38个百分点。

  作为一家零售大行,邮储银行发展零售金融具有天然的禀赋优势。在银行业普遍认识到零售业务的重要性、加速布局的同时,邮储银行是如何保持并巩固自身优势的?

  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邮储银行通过“结网、强链、拓圈”,打造“场景+”的开放银行模式。“结网”,即线下近4万个网点和线上渠道交织互补,既是“百姓身边的银行”,也是“百姓手边的银行”。“强链”,即完善战略客户、同业客户、机构客户、中小微客户分类分层服务体系,升级专业化经营体系,形成客户全旅程、全渠道、全链条服务模式,助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循环,优化升级自身“价值链”。“拓圈”,即线上推进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线下构建“网点+商圈”特色商业模式、打造金融同业生态圈,拥抱客户、发现触点、搭建场景、建设生态,将金融产品与服务嵌入到客户的生产生活。

  集约化运营模式是大型银行降成本、提效率、防风险的有效解决方案。据介绍,邮储银行开启了内部流程“全国集中”的集约化改革,初步建成“前台全面综合受理、后台集中专业处理”的跨区域、跨专业、跨层级、跨渠道运营管理体系,坚定地向现代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目标迈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清理历史“包袱” 释放“青绿”优势

清理历史“包袱” 释放“青绿”优势

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契机,三江集团逐渐走出了一条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的革新之路。

·陕西国资超额完成三年行动年度目标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