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警惕“集五福”骗局!马上消费提醒您谨防春节常见诈骗套路
2022-01-30 来源: 咸宁新闻网

  集五福、抢红包被网友戏称为“新年俗”,殊不知在大家热烈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与时俱进”的骗子们也盯上了你的钱包。春节期间钱财往来频繁,电信诈骗分子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在集五福、抢红包、兑积分、抢票中都有可能隐藏着骗局,让人防不胜防。为了提高大家的防骗意识,马上消费整理了三种春节期间高发的诈骗类型,提醒大家捂紧钱袋子,避免上当受骗。

  一、春节“集五福”诈骗三大套路

  春节期间,各大平台发起了集五福活动,集福虽好玩,但是在集福卡、换福卡的时候也要谨防诈骗,一些人为了买福卡被骗数千元。有网友调侃,为了两块钱被骗,太不划算了。

  套路一:加群换福卡

  骗子假借互换“五福”的理由诱导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当受害人扫描植入木马病毒的二维码,并点击链接的页面后,不法分子就能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进一步实施诈骗犯罪。

  套路二:福卡买卖陷阱

  一些人为了集齐“五福”,会在网上搜索购买“五福”,骗子利用这一点在网上发布出售信息,一旦有受害人搜索到这些信息,骗子就会诱导对方添加QQ、微信等好友,然后要求受害人发不同金额的红包,并表示在收到红包后兑现“福卡”。实际上,骗子在收到红包后不仅不会兑现“福卡”,还会马上将受害人删除或拉黑。

  套路三:冒充熟人送福卡

  骗子冒充熟人向受害人发送短信,声称送受害人“五福”,并附上链接。当受害人点击该链接后,嫌疑人就会盗取受害人的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马上消费防骗提醒:

  1.不要从陌生人处买“福”,卖“福”或许只是不法分子设计的诈骗手段;

  2.不要轻易添加身份不明的陌生好友,谨防潜伏的不法分子;

  3.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人发来的“福”卡链接,其中很有可能夹带木马病毒以窃取受害人个人信息。

  二、披着“积分兑换”外衣的诈骗

  “您的手机积分即将过期清零,现在可以用您的积分兑换精美礼品。”这种短信你是不是也收到过?一到年底,各路商家陆续推出“积分兑换”、“积分清零”等促销活动,很多人不想浪费这个福利,却不知道可能正在经历一场精心准备的骗局。

  案例:陶先生最近收到一条短信,称可用信用卡积分以5%的比例兑换现金,如不兑换,积分将自动清零。陶先生看到号码确实是该行客服,并且自己已有了大约15000个积分,便点开了短信中附带的链接进行兑换。按照网页的要求,陶先生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信用卡有效期等,并输入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没想到马上收到短信提示消费3300多元。

  总结发现,这类诈骗多以积分兑换礼品或现金、电子密码器升级等为借口,通过改号技术以银行的号码发送带网页链接的短信。这类网页属“高仿”银行网站,如不注意分辨极易上当。如果近期你也收到了此类短信或电话,要小心甄别。

  马上消费防骗提醒:

  1.收到类似短信、电话时,一定要加倍小心,多加甄别,可以通过回拨银行或者手机运营商的客服电话进行确认;

  2.遇到可疑链接要直接删除,遇到要输入银行卡、真实姓名及密码等关键信息时,一定要多留心,避免上当。

  三、新年测运势暗藏风险

  新年之际,人们抱着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盼,测运势也成了朋友圈的热门话题。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测运势链接,还有测生肖、测星座、测婚姻、测工作、测财运等,有些人看到便会点进去测一测。马上消费提醒大家,测运势链接存在极大的诈骗风险。

  风险一:泄露个人隐私

  测运势首要的风险就是泄露个人隐私。许多测运势的链接都需要输入姓名、性别以及生日等个人信息,还有一些需要输入电话号码及身份证这类个人隐私类的信息。这些个人隐私的泄露很可能给自己陷入诈骗之中,继而蒙受经济损失。

  风险二:链接含有病毒 传播危害大

  骗子不但编造虚假的运势信息,并且制作的运势链接内含有病毒。骗子会谎称点击链接即可查看本人的新年运势,可当受害人点开并输入相关信息后,又会提示只有将此链接转给他人,才会看到测试的结果。于是病毒就这样扩散开来,一旦手机遭遇恶意病毒的入侵,轻则个人信息被盗取,重则损失钱财,危害极大。

  风险三:测运势却“破财”

  许多测运势网站,只是拿测运势当噱头,背后实则为卖货平台。一些人测完运势后,骗子便会诱导其购买所谓的“护身符”,这类物品价格都不便宜,动辄几百元钱。但实际上要么完全不会收到货,要么收到的都是一些粗制滥造的廉价工艺品。

  马上消费防骗提醒:

  1.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也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

  2.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在不明网站、平台上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

  3.期盼新年好运是人之常情,但好运属于努力奋斗的人,幸福生活要靠自己争取,不应交给所谓的测新年运势。

  春节期间诈骗高发,常见的诈骗类型还有机票火车票退改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网络刷单诈骗、婚恋交友杀猪盘诈骗等。请大家一定要保护好个人隐私,切勿为了蝇头小利将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卡转借他人使用,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犯罪。切记,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

  无论你这个春节是就地过年还是返乡过年,希望大家都能远离诈骗,过一个平安幸福年。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订单回流之下 中国鞋类出口的喜与忧

订单回流之下 中国鞋类出口的喜与忧

2021年我国鞋类产品出口实现量价齐升。记者近期在鞋靴出口前两大省份福建、广东调研了解到,由于我国疫情防控精准有效,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强劲,国际鞋类订单持续回流,鞋类出口数量、金额稳步增长。

·从“四面包围”到“四面逢源”

将“绿色、科技、智慧”进行到底

将“绿色、科技、智慧”进行到底

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我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世界上首次5G技术打造超高清直播演播室……一个又一个的“首个”“首次”,彰显了北京冬奥会绿色、科技、智慧的底色。

·中投公司发挥金融优势 促静宁苹果产业“红起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