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国“雪务攻关团队”攻克雪质和雪源保障难题
2022-01-21 记者 张文静 李杰 来源: 新华社

  2017年,因为参加科技服务冬奥项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王飞腾第一次听到了冰状雪赛道的概念。尽管长期从事与冰川有关的研究工作,但对于冬奥会对雪道和雪质的要求,他的了解不多。

  冰与雪是冬奥会的“灵魂”。2022年,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秉持为全世界运动员提供良好赛事体验的初衷,雪务保障成为必须攻克的难题。

  2021年12月,王飞腾(后排左四)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进行冰状雪赛道制作试验。受访者供图

  中国冰雪科研起步晚,举办国际高水平冰雪赛事可供借鉴的经验少。为了应对这一挑战,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秦大河带领下,中国正式组建北京冬奥会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团队(以下称“雪务攻关团队”)。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和云顶滑雪公园等科研院校和相关滑雪行业企业均参与其中,为本届冬奥会提供风险防范和不利气象条件下的赛道雪质和雪源保障预案,包括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冰状雪赛道,研发高效储雪技术,实现绿色“用雪自由”。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明虎介绍,冰状雪赛道指的是滑雪场雪质的一种形态,其表面有一层薄的硬冰壳,用于减少赛道表面对于滑雪板的摩擦,相当于高山滑雪比赛等项目的“高速公路”。国外冰状雪赛道比较多且技术成熟,但国内相对较少。

  据介绍,造雪机造出来的雪密度通常在每立方厘米0.1克至0.4克,而冰状雪密度需要达到每立方厘米0.65克,若大于这个密度雪就会变成冰。冰状雪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铺雪、注水就行,但铺多少厚度的雪,隔多长时间注水等都没有具体参数。

  2022年1月,雪务攻关团队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开展储雪工作。受访者供图

  2019年至2021年,在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协调下,“雪务攻关团队”在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云顶滑雪公园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场地进行冰状雪制作试验。

  试验地区的寒气摄人,但团队成员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虽然身体寒冷,但心里是热的。” 王飞腾说,“想想我们从事的点滴工作都直接服务于冬奥会,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值得。”

  克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顶住了恶劣的气候环境,“雪务攻关团队”所有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成百上千次的现场试验中,团队获得了一组组宝贵数据,最终确定了最适合当地的冰状雪赛道制作方案。

  当首次成功制作出冰状雪赛道时,团队成员欢呼鼓掌,王飞腾至今难忘大家兴奋欢呼的样子。他说:“我们不仅掌握了开展不同气候条件下属地化的冰状雪赛道制作技术,而且还研发了冰状雪赛道专业监测设备以及高效储雪技术。”

  五年来,在秦大河院士带领下,团队争分夺秒,在北京石京龙滑雪场开展储雪试验,以此防范气温升高导致的用雪风险。储雪方案的成功也标志着冬奥会的“提前演练”顺利完成。

  目前,“雪务攻关团队”已在首钢大跳台成功储雪5000立方米,以应对突发天气变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一头热一头凉” 部分高科技产品遭遇市场困境

“一头热一头凉” 部分高科技产品遭遇市场困境

调研发现,一些高新企业的高科技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大受欢迎,但在国内市场上却表现不佳甚至屡屡碰壁。

·国产机器人成长快速“堵点”待解

央企一揽子举措力保2022年“稳中求进”

央企一揽子举措力保2022年“稳中求进”

近期多家央企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划定2022年改革发展重点。

·业绩连续三年高增长 中粮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