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海运供应链一直处于梗阻状态,外贸企业转而优选中欧班列作为运输工具。中国经济稳步复苏,令中欧班列运量逆势猛涨。由于货运量激增,中欧班列俄罗斯段也出现拥堵。为此分析人士提醒称,俄方已对此给予重视,中方也要做好货运周期拉长、运价提升的准备。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俄铁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9月份,经俄铁中转的中国-欧洲-中国集装箱同比增长47%至56.87万个标准箱,超过2020年全年中转的集装箱总量,与疫情前的2019年前9个月相比大幅增长了230%。
俄罗斯集装箱运输公司销售和客服经理普什卡廖夫预计,2021年从中国经俄罗斯过境运输发往欧洲的集装箱货运量将继续增长。
二连浩特市亿海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总成说,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仍不稳定,加之海运“一箱难求”,成本不断提高。
“此前一个20尺和一个40尺柜标准集装箱海运运价分别维持在2000美元-2500美元和3500美元-4500美元上下,现在此两种规格集装箱运价分别上涨至5000美元-6000美元和7500美元-13000美元左右,是疫情前的2.5-3倍”,常年从事中俄贸易的行业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绥芬河海铁联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樊继忠对记者表示,疫情导致海运受阻,欧洲海运价格暴涨,订舱困难,多数外贸企业优选中欧班列作为运输工具导致货量暴增,超过了俄罗斯铁路的运输能力,形成了拥堵。加之疫情管控下,运输供应链各环节耗时均有增加。
目前俄远东地区的交通大动脉贝阿铁路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均在进行改造,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界河桥还未全线开通运营,公路和口岸方面也急需调整。
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周立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待疫情稳定,防疫政策相应调整后,港口和口岸车站的换装、转运能力会提高和恢复;海运分流仍是缓解当前拥堵的主要手段,商品市场价格以及运费价格恢复常态后,集装箱海运和陆运的分配也会趋于合理。
俄媒消息称,货运量激增促使当地集装箱码头投资增加和转型。俄总统普京上月在俄联邦国务委员会主席团会议上作出指示,要求政府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制定出国家2030年交通战略实施方案细则并作出2035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