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北大光华教授提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2021-03-02   作者:光华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日前,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两会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展望分析会”上,北大光华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问题提出见解。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指出,“十四五”期间应重点关注七方面任务:一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二是建立强大的国内市场,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三是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四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向上游迈进;五是提升研发强度,增加基础科学研发占比;六是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七是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点开始优化、重塑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

  刘俏强调,未来增长动能要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倾斜,再工业化、新基建、大国工业、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将成为重点。此外,谈到接下来的发展蓝图,要注意一个表述,即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而提高居民收入是提高消费的关键,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又是提高居民收入的关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徐宪平指出,居民消费率偏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新型城镇化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目前进城的农民工有1.35亿人,在同一城镇居住10年以上的农民工有5200万。建议以“存量带增量”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目前农民工年收入已超过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年收入的约3倍,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在对象。因此,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富裕农民才能扩大内需。

  面向存量农民工核心需求,徐宪平提出三大政策举措:一是大力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二是综合施策保障随迁子女教育;三是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表示,2021年出口是否可持续取决于海外疫情形势,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经济增速逐季回落。GDP增速目标在当前依然重要,经济增长目标应当统筹兼顾,避免未来几年忽高忽低。

  2021年应急性政策应当逐步退出,逆周期调节政策不用急于退出,后疫情时代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强化精准滴灌、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后疫情时代下,特别国债、税收与社保优惠等应急性的财政政策应逐步回归常态化,逆周期调节的财政政策应稳妥渐进调整,专项债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货币政策应当逐步实现常态化转向,避免政策急转弯,更加关注广义通胀,防止泡沫产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长三角一体化发力 “高铁工程师”加速皖北“洼地创新”

长三角一体化发力 “高铁工程师”加速皖北“洼地创新”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各类创新资源正在打破地域壁垒、加速流向欠发达地区。

·假赛频发博彩横行 电竞行业监管短板亟待补齐

壮士断腕动真格 靶向攻坚压茬干

壮士断腕动真格 靶向攻坚压茬干

从5年前的巨亏,到2020年逆势增长近八成,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点击文章,与本报记者一起探寻其中原因……

·组建联通数科 中国联通数字化转型再升级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