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知声“终止”IPO消息走出,引发了行内外人士的诸多猜疑。
据悉,云知声于2020年11月3日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科创板上市,2021年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了《关于终止对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提及云知声主动撤回科创板申请。
云知声表示之所以撤回是出于公司战略发展因素考虑。对于未来是否会继续IPO,云知声表示并不会放弃IPO,未来会适时考虑重启IPO的推进计划。
此前云知声IoT事业部总裁谢冠超表示,医疗行业在医学知识、临床经验、操作技能三方面的核心属性与人工智能有着天然契合。医疗与AI的结合可以说是水道渠成,这是云知声切入医疗行业的根源。云知声医疗产品线目前已完成从感知到认知的战略升级,即从识别向理解、决策升级。未来,云知声将持续把临床知识图谱、自然语言理解等认知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临床诊疗业务的各个环节。
资料显示,云知声是国内首家在医疗领域成熟落地语音产品的AI公司。早在2016 年,云知声率先提出,医疗语音交互解决方案,借助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让医生通过口述即可书写病历,提升病历书写的效率。这一方案很快便在北京协和医院落地,并将医护人员录入效率和正确率提升到95%以上。
2019年7月,云知声公布了云知声医疗+AI的战略及其实践路径,并正式推出了面向诊疗服务前、中、后不同阶段与场景的系列AI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导医机器人、智能候诊解决方案、医疗语音交互解决方案、智能病历生成系统、智能病历质控系统,以及智能院后管理解决方案等。
集微网处了解到,近期国家医保局紧密出台DRGS、DIP等系列政策,为响应政策需求和顺应行业趋势,依靠多年在医疗领域的技术沉淀,在医保病案首页质控和控费报销稽核方面,云知声开始拓展既有的病历质控产品线,目前已实现落地应用。这一举动,不仅拓宽了云知声医疗业务的产品矩阵,而且突破了现有智能语音及智慧医院的市场空间天花板,为其接下来的销量增长贡献中坚力量。
回顾云知声疫情期间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疫情发生以来,云知声积极响应政府部门号召,发挥AI赋能效用,协力抗击疫情,旗下多个智能防疫产品因突出的应用价值,获得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高度认可。
国家发改委曾发文点赞云知声“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评价云知声作为科技型民营企业发挥自身硬核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云知声已先后推出“智能防疫机器人”“智能语音电子病历”“智能送货机器人”“远程在线会议系统”“在线口语评测”“无接触智能电梯”“疫情防护助手”等涵盖疫情“管-控-服”全场景的人工智能防疫产品,迅速投入各级政府单位、医疗机构、街道社区、办公楼宇等场景,为抗疫提供最强后援。
此外,在云知声的积极协调、联络下,欧盟中国商会与厦门火炬高新区和厦门火炬集团一起,向法国图卢兹和比利时医学科学研究院捐赠紧缺医疗物资。
在北京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候,云知声以公益捐赠企业的身份正式入场北京小汤山,与院方信息中心团队通力合作,于两日内迅速完成首批“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的设备部署、调试和一线医生培训指导工作,为疫情防控随时待命。
在医疗知识图谱领域,云知声已储备了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约50万医学概念,超过169万医学术语库和398万医学关系库;涵盖了绝大部分药品、疾病、科室与检查,规模体量达国际领先水准,在病历生成、病历质控、辅助诊断等层面发挥巨大价值。
凭借着多年的研发积累以及对商业市场的敏锐判断,AI独角兽云知声已经在智能语音行业有了一席之地,接下来其也将面临更为严苛的市场考验。现在的“退”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进”,正如云知声CEO黄伟表示,“先发展业务,我们也期待其能交出一张更‘完美’的答卷”。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