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教育专家共话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中丹教育专家共话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2020-09-25 作者: 金辉 来源: 经济参考网

  首届“中国丹麦教育论坛”日前在线上举行。中丹两国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疫情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影响与启发。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表示,这次疫情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生命教育、诚信教育、科学教育、合作教育、公民教育。他谈到,当前,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教育视野也更加开阔。从个人到群团,从学校到社会,从中国到世界,在线学习成为一种与在校学校并行不悖而且互相补充促进的学习常态。同时,教育的宗旨没有改变。

  针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出现的问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好网课的标准需要教师有突出的表演,同时需要学生有突出的表现,这意味着传统的教师需要成长,需要蜕变,需要成长为新型的教师。他指出,在互联网教学中,教师如何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是最重要的。

  谈及疫情期间亲子关系出现的种种问题,朱永新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时至今日,很多父母仍把孩子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对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技能、素养、习惯、人格的提升进步等视而不见。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未来教育的基本形态一定是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模式,不能仅把在线教育看作一种技术。“要认识到互联网是一种文化,发掘它的价值——资源共享、去中心化、个性化教学、社群化学习和社会化学习。只是把课堂搬到家里的话,这些价值并没有发挥出来。”

  “社会既需要优秀的木匠和环卫工作者,也需要优秀的核物理学家和人文学科人才。”丹麦前教育部长贝特尔·哈尔德认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进一步认识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孩子自身的差异,对学生的教育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因为不同的职业对人的素质和技能有不同要求。(金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

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

今年以来,湖北围绕“稳链补链强链”,着力科技赋能,努力降低疫情汛情影响,全省“三农”形势总体向好,交出了特殊之年的“丰收答卷”。

·“面子”作祟 公务“剩宴”难休

“创新引擎”推动上市国企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擎”推动上市国企高质量发展

半年报显示,尽管企业经营受到疫情影响,但上市国企科技投入仍保持逆势增长。今年以来已有多项推动国企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相继落地。

·中粮产业扶贫增添“丰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