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人脸识别认证开始接入医疗、游戏等领域
2018-11-29 作者: 记者 孙韶华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11月28日起,疑似未成年人的《王者荣耀》用户在登录游戏时,会被要求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与其实名信息进行比对。凡拒绝验证,或经验证与实名不符的用户,健康系统将统一视作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将其纳入相应的防沉迷监管。

  据悉,需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的对象,主要为经过公安实名校验确认为成年人,但游戏内行为特征却疑似未成年人的《王者荣耀》用户。其中,考虑到留守儿童冒用祖父母身份的可能,针对实名信息为60周岁及以上、存在疑似未成年人游戏行为、且在近一周的某一天有过较长时间游戏的用户,健康系统将进一步加大验证力度。

  如果是18周岁以下,已经被纳入防沉迷的未成年用户,就不用再被要求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了。

  记者从腾讯方面获悉,人脸识别验证率先在《王者荣耀》中启用后,随着腾讯更多游戏接入健康系统,这项新措施的应用范围还会逐步扩大,直至覆盖中国境内腾讯负责运营的全部游戏产品。

  据介绍,自9月15日健康系统接入公安实名校验至今,《王者荣耀》未成年用户的身份得到了更精准的判断,游戏时长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除了游戏领域之外,人脸识别认证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开始实践。日前,微信人脸识别技术正式接入多家医院,并与公安系统对接,能够实时校验患者身份,从源头打击霸占号源的现象。

  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例,借助人脸识别技术,某热门专家的抢号时间由原来的不到30秒增至65分钟。而每周产科释放号源约300个,“号贩子”要收取所谓的“服务费”100至200元不等,引入微信人脸识别技术后,医院每周能为患者节约3000至6000元。

  用户只需关注医院的微信公众服务号,在服务栏点击“我要挂号”,按照指示选择挂号医生、开启人脸识别功能,确认挂号信息后就能付款完成挂号。

  从“跑腿”到“动动手指”,再到如今的“刷脸”,微信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为广大用户带来更高效率、更有科技感的就医体验。微信团队表示,未来将在取药、付费、报告领取等多个就医流程上运用微信人脸识别技术,逐步实现就医全流程覆盖微信能力,并将与更多医疗机构合作,共同打造便民高效的微信智慧医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新能源车产能过剩初显 核心技术仍待突破

新能源车产能过剩初显 核心技术仍待突破

记者近期调研发现,这些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风生水起,但车企在发展中暴露出补贴依赖症、产能初显过剩、核心技术仍旧缺失等不足。

·报废车黑市猖獗 正规企业生存难

一个混改样本的15年路径探索

一个混改样本的15年路径探索

投产12年来,企业从低迷的焦炭行业中脱颖而出,资产增值20余倍,混改效果突出,在当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云南国资将构建“1+1+X”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