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蒙东特高压力破“窝电”难题
2017-11-13 作者: 记者 宋世益 丁铭 彭源/呼和浩特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最近在国家电网蒙东电力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特高压建设工程异军突起,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内蒙古的“窝电”难题。

  能源大省忍痛“三弃”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能源大省。然而,由于全区装机容量大,而输电能力、输电走廊资源有限,面临有电送不出去的“窝电”窘境,造成严重的弃风、弃光、弃煤。

  记者采访获悉,内蒙古煤炭、风能、光能储量丰富,煤炭累计勘察估算资源总量8249.65亿吨,其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为3950.41亿吨;风能总储量13.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8亿千瓦,占全国的50%,均居全国首位。太阳能资源在全国也居于前列。

  截至目前,内蒙古电力装机总量为11672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8095万千瓦,风电装机2616万千瓦,光伏装机724万千瓦,水电装机238万千瓦。今年的发电量为2153亿千瓦时,而社会用电量是1890亿千瓦时。

  由此可见,内蒙古电力外送需求规模很大,但全区仅有500千伏外送通道13条,外送电量最多能达2938亿千瓦时,已不能满足大规模电力外送需求,造成全区大量“窝电”,由此产生严重的弃风、弃光、弃煤现象。

  2016年,内蒙古弃风量达124亿千瓦时;弃光量108亿千瓦时;弃煤主要体现在火电机组不能满负荷运行上。受装机容量递增和电网外送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内蒙古火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2016年装机容量为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满发应为5500小时,实际发电4558小时,相当于17%的装机容量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特高压电网破解“窝电”难题

  为了破解内蒙古自治区“窝电”难题,国家电网公司从2014年开始在内蒙古投资建设8项特高压电网工程,到2017年底完工的6项工程中,四个特高压变电站和四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交由国网蒙东电力检修公司运行维护。

  国网蒙东电力董事长王国春告诉记者,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智能电网,具备输送距离远、容量大、损耗低、效率高的输电优势。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工程的建设,将有力推动全区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破解能源基地“窝电”问题。

  据国网蒙东电力总经理潘秀宝介绍,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到2020年,在内蒙古将建成“五交三直”特高压骨干网架,届时,年输出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

  助力全球能源互联互通

  据国家电网蒙东电力检修公司副总经理曹永东介绍,随着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智能电网的建设,内蒙古风、光、煤等资源将“打捆”以清洁能源的形式,直接输送到我国东中部负荷中心,不但解决了长期困扰内蒙古的“窝电”难题,还在治理雾霾、消化过剩产能、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等方面获得“三赢”。

  特高压建设开辟了治污降霾新思路。北方的雾霾中微小颗粒物50%以上来源于煤炭,而特高压建设是治污降霾的重要工程。国家电网蒙东电力检修公司1000千伏蒙西—天津南特高压工程送电至京津冀地区,煤炭综合利用效率高,排放治理效果好,京津冀地区每年新增受电约450亿千瓦时,可减少当地煤炭消耗2016万吨,减排烟尘1.6万吨、二氧化硫9.9万吨,切实缓解雾霾问题。

  特高压建设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消化了过剩产能。据测算,以内蒙古为起点的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超过32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投资约3000亿元以上,合计超过3300亿元以上,建设特高压增加就业岗位1.2万个。同时可消化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部分过剩产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特高压建设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要加快电网互联互通,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互通的坚强智能电网。而内蒙古凭借明显的资源优势,成为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目前,内蒙古特高压建设已融入构建国际互联工程俄罗斯—河北、蒙古—天津电网工程,成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先行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山寨币”网络传销呈抬头趋势

“山寨币”网络传销呈抬头趋势

部分虚拟货币、特别是不具备任何价值的“山寨币”被不法分子利用,打着金融创新的名义,吸引不少群众盲目“投资”。

·大数据提升中国人工智能“比较优势”

起底“坑老型”诈骗“三板斧”

起底“坑老型”诈骗“三板斧”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居高难下,保健、理财、婚恋等处处有“坑”。

·出境游保证金藏“跑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