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像30年前和4年前本报在托夫勒新书《第三次浪潮》、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版前率先介绍和连载部分内容一样,从今天起,本报将分四期介绍和连载这部可能深刻影响世人观念、改变许多既有概念的著作——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新著《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的部分内容,并以专访国内外专家、官员、企业家等形式,持续关注这本书在决策层、知识界、经济界的反响。“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将是6月26日至28日“2016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主题,敬请读者关注。

 
 
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
  尽管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我们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系统性方法,动员国际社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驱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三驾马车
  哪些技术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动力呢?基于世界经济论坛所做的研究和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的工作成果,我甄选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关键技术。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颠覆性影响
  正在展开的这一次技术革命规模极大、范围极广,将引发经济、社会和文化多个领域的变革,其影响非比寻常,我们几乎无法预判。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描述并分析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经济、企业、政府、国家、社会及个人的潜在影响。
迎战第四次工业革命的4种智慧
  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许会产生颠覆性影响,但我们却可以化挑战为机遇,所以我们必须全力应对,做出必要改变并制定相关政策,从而适应新环境,最终实现繁荣发展。
 
  内容介绍
  蒸汽机的发明驱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流水线作业和电力的使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社会和技术指数级进步的推动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又开始了!这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进而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人性化、数字化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模式。
  在这本书中,施瓦布认为,这场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我们席卷而来,它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丝毫不逊于前三次工业革命。它将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
  施瓦布还详细阐述了可植入技术、数字化身份、物联网、3D打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技术变革对我们这个社会的深刻影响。
  在当前阶段,中国也面临着传统企业转型、制造业升级等重大问题。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全面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和意义,必将是角逐未来世界的重要砝码。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中国凭借其一系列开放创新,必将成为新一波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浪潮的“弄潮儿”。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
  以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数字技术正变得更为精深,一体化程度更高,由此正在引起各国社会和全球经济发生变革。
展望2025:深度变革(一)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软件技术驱动的数字互联将会彻底改变整个社会。其影响范围之广、变革速度之快,使得这场变革有别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工业革命。
展望2025:深度变革(二)
  数字化服务日渐变得无处不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服务,无论是通过能联网的电脑,还是具备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或云服务的智能手机,均可实现。
 
  作者介绍

  1971年,施瓦布在其出版的《机械工程领域的现代企业管理》一书中提出“多方利益相关者”概念。他认为现代企业管理不仅要为股东服务,也应兼顾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才可实现基业长青。同年,在此概念引导下,施瓦布创立世界经济论坛,并将其发展成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公私合作平台。
  施瓦布拥有弗里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最高荣誉)、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工程学博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72年,他成为日内瓦大学最年轻的教授,荣获多项国内外荣誉。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给我国的弯道超车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但像过去的工业革命一样,在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丰富的同时,这次革命也给个人以及整体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这本由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教授撰写的新著是每个关心自己、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人必须仔细阅读和深思的书。

  ——北京大学教授,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林毅夫

 
  正如施瓦布教授在书中指出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各行各业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历史看,决定一家金融企业能否真正屹立不倒且基业长青的,不仅是技术本身,而是能否在恪守金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依托技术来变革思维、改进管理、创新模式,创造出新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姜建清

 
  企业不能急功近利,要脚踏实地掌握技术核心,正如施瓦布教授在书中指出的如何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断寻求创新,真正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格力集团董事长 董明珠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技术的融合,消除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认识和理解这次革命需要跨界思维,而施瓦布先生是最好的解读者。

  ——财新传媒总编辑、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媒体理事会成员 胡舒立

 
  以互联网承载的新技术融合为典型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从速度、深度和广度上深刻地影响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方方面面,以及政府、私营企业、民间机构、广大民众等各个主体。积极拥抱变革才能顺利赢得发展。施瓦布教授用他独特的视角和非凡的洞察力描绘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变化、机遇与挑战。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更庆幸施瓦布教授及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一扇可以让我们看到希望和未来的思考之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世界经济论坛 全球青年领袖 李晓东

 
  要想更加准确地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趋势和影响,本书是值得细读的一部力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中国议题组副主席 隆国强

 
  本书从全球视野观察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特点,预测其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具有独特的视角,值得广大读者期待。

  ——清华大学教授、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电子科技的未来”议题组成员 魏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