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节海外“爆买”成主流
2016-02-15 作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今年的春节“黄金周”,中国家庭出境游非常火爆,并且显示出惊人的购买力。从迪拜到洛杉矶,从马尔代夫到首尔,中国游客都是重要的消费群体。有报告指出,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数预计达到570万到600万,如果以人均旅游相关费用1.5万元计算,总计消费或将达到900亿元。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让世界惊叹,更给复苏乏力、信心不足的世界经济带来一抹亮色。

    出境游火热、海外“爆买”成主流,说明中国老百姓兜里有钱了,折射出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居民消费确实正在升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零售业和产业界在应对“消费升级”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我国经济仍面临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

    观察中国游客出境“扫货”对象,不但包括名牌手表、衣服等高端名品,而且还有不少日用品,如化妆品、保健药品、厨房用品、儿童玩具等不一而足。消费者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国外产品设计新、功能全、质量好,即便价格略高也愿意买。由此可见,只要国内供给侧对消费升级没有及时跟上,产品的品质、品种、规格、安全性满足不了消费需求,人们就会热衷于购买海外替代品,这是近些年“海淘热”涌现的深层原因,也是理解供给侧改革重要性、迫切性的一个角度。

    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像两条腿走路,是经济分析与宏观管理必须把握的平衡关系。我们要实现“十三五”的战略目标,必须继续从供需两端发力,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一方面,把改善供给作为主攻方向,主动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是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在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同时,需求侧方面须臾不可放松。要顺应形势扩大内需,以更优质的产品、更便利的服务,引领和创造消费需求,在消费升级中释放需求潜力。实现供给需求“两手抓”、同发力,就能把市场潜力变为增长实力,为中国经济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京津冀产业协同周年考”

“京津冀产业协同周年考”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是协同发展的一条主线。一年多来,三地政府部门彻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联手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产业升级转移正在积极进行。

经济与民生主导美国大选选情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

椰岛鹿龟等51家酒企陷“伟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