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6”定调中国与中东欧合作
2015-11-26 作者: 阎彦 来源: 一财网

    李克强在发言中提出了中国与中东欧构架合作的新途径:“1+6”合作框架,即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

    “捷克国内上下对‘16+1’的会晤机制都非常看好。现任总统泽曼上台后,捷克与中国的双边可谓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今年,捷克国内还成立了政府级别的‘一带一路’民间研究中心。”曾在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留学多年,目前正在同济大学中东欧研究所攻读博士后的学者胡丽燕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捷克国内对维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16+1”会晤机制的热盼与“一带一路”的期望,只是众多中东欧国家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中东欧国家整体经济呈增长态势,发展潜力巨大。自2012年4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后,中国同16国贸易额显著增长。2013年第二次领导人会晤签署的《布加勒斯特纲要》确立的38项合作领域,已有80%的项目付诸实施。截至2014年,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投资超过50亿美元,涉及机械、化工、电信等多个领域;桥梁、电站、高速公路等基建项目也有序进行。

    可以说,面对中东欧国家的期待,中国并没有让他们失望。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苏州主持了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李克强在发言中提出了中国与中东欧构架合作的新途径:“1+6”合作框架,即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其中,一个目标便是共同致力于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六大重点分别指,落实合作推进路线图、对接发展战略,推进互联互通、打造产能合作新样板、不断创新投融资合作方式、促进贸易投资双增长、扩大人文社会交流。

    25日上午11时,李克强还邀请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登上从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体验“中国速度”。波兰代表团的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因为行程原因,很遗憾没能与领导人们一起坐上这趟高铁。

    中欧合作“三个对接”

    在“1+6”的合作框架中,李克强指出,中欧已就“一带一路”建设与欧洲发展规划、国际产能合作与欧洲投资计划、“16+1合作”与中欧合作“三个对接”达成重要共识,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中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会晤还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晓泉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1+6”合作框架不仅有利于中东欧,对于西欧、乃至整个欧洲的一体化都具有促进作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意在促进欧亚一体化进程和共同发展,因此中国致力于同整个欧洲加强经贸合作关系。”

    胡丽燕也指出,此次“16+1”会谈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便是将奥地利、欧盟、欧洲复兴开放银行等纳入观察员的地位。“这一方面体现中国企业走出去已越发吸引这些国家或机构的关注,”胡丽燕说道,“另一方面,也是‘16+1’机制更为成熟的表现,有助于中国了解与中东欧国家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经济领域联系更为密切的欧盟或者相关国家,怎么看待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合作。”

    至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模式,王晓泉认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同规划的基础设施与产能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和中东欧,而且有利于西欧,有利于中东欧与西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互联互通”显然是“1+6”框架的重要部分。王晓泉认为,“1+6”框架是对“一带一路”建设重点“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货币流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深化和落实,倡议开展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和黑海“三海港区合作”以及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内容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增添新的动力。

    胡丽燕认为,“16+1合作”更加具体,“一带一路”战略更为丰满,两者相辅相成。”至于“16+1合作”机制的未来,胡丽燕指出,今后会在产业以及地区层面下功夫,比如地区性产业园间的相互合作与对接。除了与中东欧国家在铁路基建领域的合作外,胡丽燕相信,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还将扩展至文化、人员间等交流。在六大重点中,中方已建议将2016年确定为16+1人文交流年。

    人民币国际化落子中东欧

    “金融合作”也是未来中东欧中长期合作的一大亮点。李克强表示,中国愿与中东欧国家共同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100亿美元专项贷款作用,研究设立30亿美元投资基金,启动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二期,探讨设立人民币中东欧合作基金。

    中国与中东欧还将以不断创新投融资的方式合作。其中,中方倡议各方探讨设立16+1金融公司、“互联网电商+融资”的新模式,支持在中东欧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加强中方金融机构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地区和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为“16+1合作”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肖立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设立人民币中东欧合作基金应该是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解决‘一带一路’的融资问题,第二个是推动人民币在中东欧地区的使用。下一阶段,跨境人民币的信贷仍会是主要的金融合作模式。”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在中东欧地区的前景,肖立晟认为,“人民币的在中东欧地区目前接受程度较低。毕竟对于整个欧洲来说,人民币也还不是硬通货。但是人民币马上要进入SDR篮子,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会有很大帮助。”

    肖立晟指出,人民币在中东欧地区的前景还是看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中企有没有跟着项目扎根中东欧地区,是否对人民币有足够的需求。胡丽燕也已自己在捷克多年的经历告诉本报记者,去年,中国银联已在捷克铺开。捷克总理索博特卡24日表示,捷克希望更多的中国金融企业在捷开设分部。目前,中国银行已在中东欧16国中的波兰、匈牙利、捷克等设有分行,服务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

    “互联网电商”开拓中东欧市场

    事实上,面对中东欧国家的投资潜力,嗅觉敏感的投资者早已先行一步,使用“互联网电商”等新模式开拓中东欧市场的商机。已经完成波兰中国精品体验馆选址工作的跨境电商“大龙网”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中东欧地区跨境电商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以波兰为例,据估计,2015年波兰电商市场将增长25%,总额达到300亿兹罗提。”

    这位负责人表示,2012年波兰从全球进口198.19亿美元各类电器、电子设备,其中51.43亿美元是中国产品,比重高达26%。“波兰对中国小家电产品非常热衷。此外波兰对中国服装、纺织品、鞋类产品需求旺盛,2012年波兰进口鞋类10.81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占46.81%。”

    目前,传统贸易的瓶颈日趋显现,跨境电商的发展正在中东欧新兴市场兴起。深圳中欧工贸有限公司电商事业部副总监崔超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对于欧洲食品的需求体量还是比较大的,对欧洲产品的认知度也比较高。但目前,由于价格过高,且一些商检政策无法与欧洲国家对等,真正优质高端的产品很难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农产品等都需要经过检验检疫和监测数据。”

    大龙网相关负责人也认为,“贸易链条长、贸易环节中间商多,中小企业难以找到靠谱的海外合作伙伴,本土化服务跟不上,海外品牌与定价权缺失,都是传统贸易当中的痛点。而通过‘互联网外贸’的方式,则可以极大缩短贸易链条,提升贸易效率并逐一解决传统贸易中的问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

椰岛鹿龟等51家酒企陷“伟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