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软实力
2015-08-31 作者: 马光远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李克强总理在最近召开的国务院专题会上强调:“金融稳定事关经济全局”,要“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的确,在全球金融危机进入“七年之痒”的今天,由于国际经济走势的分化,发达国家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在宏观政策选择方面由于经济前景预期的不同也出现了严重分歧,从而导致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动荡。这种动荡不仅给世界经济复苏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也给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极大影响,中国经济面临极其复杂和严峻的金融风险挑战。如何在确保经济合理运行的同时,提高对各种风险的驾驭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已经成为当下经济政策的头等大事。

  我们看到,中国经济进入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和复杂的风险周期,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首先,各国货币政策,特别是美联储的加息政策是导致一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根源。肇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经历7年漫长历程之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基本上完成了调整,美国经济已经基本复苏,欧元区除了希腊等高债务国,经济也止跌回升,美国经济二季度环比增长高达3.7%,从而使得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很高。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导致多国货币兑美元汇率一年来持续下跌,同时引发国际资本开始流回美国。其次,在发达经济体复苏的同时,新兴市场由于在本轮危机开始到现在并没有进行真正的结构性调整,历经七年时间后,产能过剩,债务杠杆攀升,经济结构更加扭曲,从而陷入金融危机以来最为困难的局面。金砖四国里面,除了印度和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7%左右,俄罗斯和巴西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影响,经济增速今年很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更是受国际资本流出影响,货币贬值,金融市场动荡。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新兴市场经济陷入了停滞,投资需求下滑,出口停滞,从而引发了经济真正的下滑。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看,新兴市场经济滑落到2008至2009年危机以来最差,全球很有可能陷入“新兴市场引发的衰退”。最后,从国内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尽管增速维持在7%,但由于需求萎缩,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出口等重要指标都出现了明显回落,鉴于过去多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独一无二的贡献,一旦中国出现一些风吹草动,全球都会出现过度的恐慌反应。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全球金融动荡将成为新常态,而全球金融动荡势必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冲击,从过去一年金融系统的风险因素来看,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风险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其一,中国股市动荡引发的风险。今年6月份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其中6月份以来连续数日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股市正常调整范围,迫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股市受预期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尚未回归稳定的常态,股市动荡,在资金来源不明和加杠杆的情况下,很可能影响整体金融稳定。

  其二,债务风险,根据李扬等中国学者的估算,目前中国经济整体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的170%上升到235.7%,6年上升了65.7个百分点,而企业负债占GDP的比重达到113%,超过了国际上90%的风险阀值,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企业债务状况的恶化很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并将风险向金融系统转移。其三,人民币贬值引发的外溢效应。人民币贬值尽管是人民币汇率的合理调整,中国无意也没有必要通过货币贬值搞货币战争,但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影响,一些国家会因为人民币贬值而让本国货币跟随贬值,从而引发资本的流出以及中国国际环境的恶化。最后,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尽管在一系列政策效应下,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房地产数据开始回暖,但由于大部分城市的住房库存较高,房地产市场整体回暖难度很大,前七个月房地产投资从去年13.7%的增速回落至4.3%,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利润下滑,融资困难,库存和资金链仍然是房地产行业风险所在。

  这些风险互相影响,再加上国际因素的介入,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影响中国金融稳定大局。从上半年情况来看,由于这些金融风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在国际因素影响下处理的难度,对中国的整体应对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清醒意识到处理这些风险的重要性以及对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意义,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软实力,确保中国金融稳定全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MERS考验韩国政府应对能力

MERS考验韩国政府应对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再次考验政府的快速应对能力,疫情爆发初期韩国政府的应对不力受到多方诟病,目前正面临新一轮防控形势的严峻考验。

全球市场动荡背后的惊恐与困惑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

椰岛鹿龟等51家酒企陷“伟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