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民天使投资的序幕拉开
2015-08-17 作者: 姜樊 来源: 北京晨报

  全民天使投资的序幕即将拉开

  你想创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或是当一回看起来高大上的天使投资人?另一种互联网金融方式——股权众筹,就给了普通人这样的机会。

  尽管前几年就开始萌芽,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才是股权众筹发展的元年。从以股权众筹方式筹集资金拍的《大圣归来》火热上演,为投资人赚取大额回报;到7月份央行等十部委下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对股权众筹概念重新定义;再到证监会一周数次下发关于股权众筹的文件……让这个原本只是小众尝鲜的投资形式,瞬间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证监会政策频出 有平台改名以规避监管

  市场上叫“股权众筹”的平台和项目比比皆是,究竟哪一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股权众筹?

  股权众筹,简单来说就是公司面向普通投资者出让一定的股份,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公司,并获得未来公司发展的红利作为投资收益。收益的好坏主要看未来公司发展的情况。

  不过,最近监管政策的频频出台,让股权众筹的定义越来越明晰。证监会在本月初下发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只有“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才能叫做股权众筹。

  实际上,当下市场上所谓的“股权众筹”,多具有私募性质,即不能公开向不特定人群募集资金,且有最多200个募款人的人数上限。不少打着“股权众筹”名义的平台,并非通过互联网募集资金,而是通过线下撮合的方式。

  京东金融众筹业务负责人金鳞表示,股权众筹这个概念已经被明确为公募融资,一些所谓的“股权众筹”或者“私募股权众筹”平台,都面临着改名压力。但改名并不意味着不合法,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依然是合法的,只不过监管要求更严格,一些中小平台打擦边球突破私募范畴的行为,今后可能会受到限制。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监管规定落地,不排除类似平台采用新名称、开展老业务的情况。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平台开始改名,换一个名称规避监管。

  全民天使投资的序幕拉开 一夜暴富梦并不好做

  以股权众筹的形式投资一家初创企业,投资者可能会拿到未来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一旦公司市值上升,一夜暴富不在话下。作为新兴的互联网理财模式,这样的故事格外励志。但现实中,暴富梦并不好做。

  “就是因为股东太多,没有真正能管事的人,我们众筹的咖啡馆最终还是倒闭了。”80后小白领吴奕(化名)说起自己去年入股众筹的咖啡馆倒闭叹气不已,现在只能将自己的开店梦搁置一旁。

  风险与回报往往是正相关,股权众筹也不例外:投资者有可能得到高额的公司发展的红利,也有可能血本无归。也正因此,不少股权众筹平台采取了“领投+跟投”的形式,让经验丰富的资深投资人挑选项目或公司,并对项目所筹集的资金根据一定比例进行领投,剩下比例的资金才开放给普通投资者进行跟投。

  尽管普通投资者的起投金额只在千元或万元级别,但一些股权众筹平台对投资者的资格要求并不低。如京东金融旗下股权众筹平台就要求,跟投人必须满足年收入不低于30万、金融机构专业人士、金融资产在100万元以上以及专业VC中的任何一项。

  而去年证监会发布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也要求个人投资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看来,新规下股权众筹趋向于公募化,即面向大众公开募集资金,“全民天使投资”的序幕即将拉开,这意味着未来大众投资股权众筹的门槛将会有所降低。

  股权众筹成下一个风口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重要的金融基础

  “别看股权众筹是舶来品,我相信这个领域在中国会越来越热。”90后创业者刘思宇在几年前就把目光放在了股权众筹平台上,在他看来,中国小企业这么多,股权众筹的发展在中国将会更加繁荣。

  世界银行也预测,到2025年,全球发展中国家的众筹投资将达到960亿美元,中国有望达到460亿甚至500亿美元。而零壹财经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股权融资的规模大约仅35亿人民币。

  从去年开始,股权众筹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新宠。无数草根平台初露头角,不少互联网金融巨头也纷纷加入。去年,京东金融上线众筹平台“东家”并开展股权众筹业务;而阿里旗下蚂蚁金服也即将上线“蚂蚁达客”,剑指股权众筹业务。股权众筹被看作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风口。

  根据机构调查数据,截至2015年7月末,共有股权众筹平台113家,另有蚂蚁达客、平安众筹等5家平台即将上线。而去年底,股权众筹平台仅有27家。

  杨东认为,股权众筹一定是未来金融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股权众筹恰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众筹是创业金融核心,是确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MERS考验韩国政府应对能力

MERS考验韩国政府应对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再次考验政府的快速应对能力,疫情爆发初期韩国政府的应对不力受到多方诟病,目前正面临新一轮防控形势的严峻考验。

惊心动魄24小时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

椰岛鹿龟等51家酒企陷“伟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