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交通银行联合举办的“2015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网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图文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演讲中表示,2015年报告的研究主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从研究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人民币有望在2年内成为第四位的国际货币。
以下是致辞实录:
大家好!我想代表课题组对2015年度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进行扼要的解读。
这份报告已经是连续第四年对外公开发布,代表了人民大学对人民币国际化这样一个长期战略问题的持续关注。2015年报告的研究主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共提出五个核心结论。
结论之一,到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并有望在2年内成为第四位的国际货币。从2009年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开始,目前已经接近6年时间,在这6年里面,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的程度,保持着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状态。
据课题组的测算,人民币国际化的指数从09年的0.02已经提高到2014年的2.47。同期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主要货币的份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份额下降,具体的份额大家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截止到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国际化的指数已经上升到了2.9。人民币与日元的差距已经不足一个百分点,与英镑的差距大约在两个百分点左右。可以预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逐步落地,特别是资本账户稳步开放等政策的推进,人民币两年之内成为第四位国际货币是完全有可能的。
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国际化程度的驱动模式已经转变成为贸易计价结算和金融交易的计价结算两轮驱动。2014年贸易计价结算稳步上升,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人民币在国际经过活动当中开始更多承担金融交易计价和外汇储备的功能。
2014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量达到了6.5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6%。全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份额已经提高到了2.96%,全年人民币直接投资额为1.0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将近1倍。人民币在全球资本和金融交易当中的份额也达到了2.8%。所以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和第六大的外汇交易货币。
结论之二,“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两个重要的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向全球提供重要的货币公共物品,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和历史担任。“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可以为新兴大国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力量,也符合全球金融稳定和经贸发展的利益。对现行的实体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进一步的完善,也一定会做出重大的贡献。
结论之三,“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两个战略存在内在一致性,一定会相向而行,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五通的五大目标,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逐步形成横跨亚洲大陆新型区域深化合作的大格局,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未来目标。
结论之四,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应该从四个方面寻求有效的突破。第一,使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大宗商品计价结算会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一个新的突破口。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4亿人口,21万亿美元的GDP规模,分别占到了全球人口的63%和经济总量的29%。这些国家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也超过了1万亿美元,占到了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特别是食品、能源、农业原材料和金属等大宗商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课题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沿线国家对华大宗商品贸易,如果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对双边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果中国经了能保持7%的平均增长速度,按照当前中国进出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来看,预计到2015年底全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份额会达到3.4%,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出口的大宗原材料和能源有一半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那么全球贸易中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份额会提升到7.05%,这样无疑会大大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
为此中国需要做好的三项基础工作,一个是要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和接受人民币的习惯,避免未来发生过高的货币替代成本。其次中资金融机构对沿线国家对外大宗商品贸易提供人民币的支持和人民币计价结算。再次发展大宗商品人民币期货市场和其他的金融产品,为进出口商提供必要的风险管理平台和手段。
第二,人民币有望在基础设施融资当中成为关键货币。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计,未来10年亚洲基础设施每年资金缺口8千亿美元,东南亚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规模就接近一万亿。中国拥有比较高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比较高的储蓄率,有条件成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融资体系的组织者和重要的资金供应方。提高人民币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参与程度,成为最常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货币。
在对外援助,对外投资项目贷款当中增加人民币产品,逐渐提高人民币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当中,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当中,多边机构当中的使用比例。二探索境内外的公私合营,银团贷款,产业投资基金多种方式,鼓励使用人民币计价,三计划深化货币互换合作,引导互换人民币进入当地的授信信息系统当中,增加东道国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
第三,将“一带一路”产业园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一个重要的支撑。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如果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走廊建设当中,建设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将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占比从目前的13%提高到30%。未来10年的总投资将会超过1.6万亿美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一带一路”国家突破资金的瓶颈,全方位的推动中国与东道国的国际产能合作,还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确立一个重要的长期的支撑点。
为满足园区早期的建设和区内企业运营产生大量的投融资需求和贸易结算的需求,中资金融机构必然会进入园区,开发相应的人民币金融服务产品,提高人民币在当地的使用份额。并且伴随园区从起步到高速发展,金融机构逐渐扩宽业务范围,建立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形成全球范围人民币的交易网络。
第四,要充分挖掘跨境电子商务使用人民币的潜力,强化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的民间认同感和接受度。中国政府正在实施“互联网+”的战略,改善营商环境,创新贸易方式,推动跨境电子商务。2014年全国使用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已经超过1380万家,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为4.2万亿人民币,占进出口总额的15.9%。一路的沿线华侨聚集,对中华文化有比较高的认同,语言和消费习惯方面的障碍比较小。可以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和人民币计价的重要的推动区域。
阿里巴巴[微博]支付宝[微博]等许多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在一带沿线也已经具有比较高的经济渗透率,受历史和地缘影响,中亚五国地区的人民币接受程度相对更高,跨境电子商务在批发和零售两个渠道同时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实用,从民间角度提高人民币的认同感和接受度,这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可持续的发展是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的。
要特别鼓励电商网站以及跨境电子支付系统等中国互联网企业从现在的美元标价逐渐转向美元人民币的双标价,使人民币逐渐成为重要的计价货币。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建议要与跨境电商结成战略联盟,根据沿线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支付习惯研发产品,提供服务,共同推进人民币结算向纵深发展。
最后结论之五,“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必须依靠国内的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制度进一步创新,同时在国际上寻找共商、共建、共享的最大价值观公约数。
实施“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两个战略,是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最终的成功,有赖于国内的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国际优质产能的合作,另一方面,也应当汲取历史上某些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训,切忌出现盲目性的资本外流,丧失掉本国产业升级的时间窗口,以至于在激烈的国家竞争当中,功败垂成。所以应当有进一步的制度创新的机制,鼓励和满足国内技术和产业创新的资本供给。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为“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坚实的基础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量。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之所以得到区域内外众多国家的积极反响,是因为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动员全球资源,造福沿线各国。只要找到共商、共建、共享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一定有希望达成互利共赢的目标,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早日结出丰硕的成果,也让人民币国际化插上坚强的腾飞的翅膀。我的解读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