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克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2015-05-13 作者: 记者 方烨 赵晶/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5月12日,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

  李克强说,新时期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同时推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对审批之弊感受最深,对改什么、如何改最有发言权。要开门搞改革,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突出问题入手。

  李克强强调,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在简政上下功夫,着力破除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乱象。再砍掉一批行政审批和核准项目、一批审批中介事项、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关卡、一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和各种行政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年内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推动制定完善“三个清单”,用刚性制度管权限权,接受社会监督。

  李克强指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必须增强法治、公平、责任意识,搞好事中事后监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创新监管。建立统一监管平台,推进综合执法,推广随机抽查,做到公开透明,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专家高度评价总理讲话。“中央进一步着力推进简政放权,不仅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企业经营的环境,也会对政府部门的生态环境带来实质性的利好。”中央财经大学经济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胜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长期以来,在政府万能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几乎形成了“凡事都要审批”的权力格局。个人的出生、落户、上学、就业、迁徙、退休养老,几乎所有的事政府都要插手。企业则从创办、投资、拓展业务的地域范围、产品范围都需要政府审批。这种凡事都管的格局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的负担,让政府部门承担了许多干不了也干不好的事。另一方面,也使权力部门面临寻租空间的诱惑,使不少意志不坚定的政府官员走向腐败,损害了政府部门形象。

  国家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邹士年认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今年再次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既是把改革推向纵深的举措,也是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只有不断疏通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消除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扫除监管服务的“盲点”,才能持续为创业创新减负清障,才能激发创业创新的热情。而创业不仅可以带动就业岗位增加,而且能成为经济的新引擎。

  “同时,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也是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的重要举措。但是,政府部门在放权、限权的同时,必须要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各级政府必须认识到放权后的责任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大更重了。”邹士年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对于下一步简政放权工作的重点,专家认为关键是要打通抓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消除影响政策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表示,国务院取消和精简下放到地方的事项,以及中央政府围绕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多数要通过地方来落实,企业、社会公众是否得到实惠,最终要由他们来评判,所以,地方的跟进、贯彻实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改革推进落实遭遇“软抵抗”

改革推进落实遭遇“软抵抗”

当前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形式化”和“任务化”倾向,局部利益和部门体制分割对改革推进形成了障碍。

中小制造业“血拼”价格掉入微利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