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审计公告显示,问题主要集中在有的企业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到位;有的企业部分投资项目存在论证不充分、程序不合规的问题;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有的企业内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违法违规问题仍然存在。类似的国企腐败远不止这些。专家指出,近来频发的国企腐败案,无一不和公司治理失范有关,凸显国企一股独大、三会不分、一言堂、管理层考核和任命“官员化”等公司治理弊端。国企“去行政化”改革势在必行。 | |
|
腐败高发 国企官有化、权贵化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仅2013年就有31名国企高管落马,涉及石油、钢铁、煤炭、电力、通信、航空等多个领域。今年已有包括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王俊国等多名国企高管接受调查。近年来,国企腐败在各类职务犯罪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在广东省,这一数字甚至接近50%。…【全文】 | |
| |
|
精彩阅读 |
干预加强 国企监管权力膨胀
中部地区一位国企负责人说,前几年地方政府为了发展LED产业,有意引进一家民企项目,但因这家民企提出要和地方国企合作。“市领导找到我们,但当时我们就调查发现项目存在巨大风险,无奈‘上面发话了’,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中途为了止亏还是退出了。” |
共识未成 国企改革利益诉求多元
作为今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之一,国资国企改革正在各地陆续展开。由于这轮国资国企改革涉及面广、地区企业差异巨大,改革各方主体在改革的取向、着力点、路径等方面认识看法不一,出现了舆论呼声与现实关注错位的现象。 |
顶层设计未明
改革遭遇畏难情绪 贵州省国资委主任韩先平说,虽然贵州较早出台了实施方案,但是对一些具体政策如何操作还盼望中央顶层设计尽快出台明确。比如员工持股的问题,上轮改革中,贵州的一些企业进行了员工持股的尝试,但是进行到一半被叫停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