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似乎成了资本市场监管的惯例。
   被认定“犯罪性质恶劣”的绿大地,虚增收入2.96亿元,造假上市圈钱3.46亿元。但法院一审仅对公司处400万元罚金,几名主要高管仅获缓刑。如此判决,网民戏称为“罚酒三杯”。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A股市场之所以造假屡禁不止、内幕交易横行,处罚力度过小、违法成本过低是重要原因,这已经形成了“反向激励效应”,不仅损害了市场公信力,更侵蚀了市场发展的内在根基,成为股市长期低迷的深层症结之一。
  上市造假“前赴后继” 圈钱3亿罚400万
  以中小板造假第一案绿大地为例,在这一被证监会认定为“持续造假时间长、犯罪性质恶劣、非法募集资金数额特别巨大、社会危害严重”的造假案件中,绿大地造假上市圈钱3.46亿元。可法院一审仅对上市公司判处400万元罚金,几名主要高管均获得缓刑,且无一被处罚款。 …【全文】
 
 精彩阅读
  境外"倾家荡产" 境内"罚酒三杯"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认为,加强监管不能仅仅停留在道义上的谴责,关键是要追究责任。“在美国,安然因造假一日之内破产倒闭;在香港,保荐机构兆丰资本因未尽责被撤销保荐牌照,并被罚款4200万港元;而在A股市场,绿大地造假,各大责任主体逃之夭夭,股票依旧堂而皇之地挂牌交易。”
  450个内幕交易线索 查处10多起
  不仅仅是造假上市频现,监管乏力还导致内幕交易横行。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近几年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报涉嫌内幕交易的线索450多起,实际立案的只有100多起,最后查处的仅十几起。
  立法缺失执法不足 削弱监管效力
  多位市场人士反映,我国人情社会的现实、行政审批环节过多、监管部门与市场机构之间的微妙关系,都使得违法者与监管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案件查不下去、罚不下手。
 
 
  “仕而优则商”的桥段不断重复。近日,原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副主任杨小松空降某基金公司担任督察长一职。这是今年以来第6位到基金公司担任督察长的证监会官员。
原来的监管官员担任被监管对象的高管、地方政府资助企业包装上市、行政力量主导ST板块的重组、掌握关键信息的行政官员屡曝内幕交易……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里,行政权力和市场边界一直模糊不清,市场法则不断面临行政权力的挑战。
专家表示,一些掌握行政审批大权的部门,在追求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过程中,过度干预上市公司市场行为,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了监管公正性和市场竞争公平性。因此,必须厘清权力和市场的边界,减少干预,让资本市场更有效率地发挥市场机制。
  猫鼠一窝”挑战监管公平性
  根据对基金公司招募说明书的不完全统计,已先后有约50名证监会官员离职后到30多家基金公司担任高管,他们主要担任与监督、合规有关的工作,是基金公司内部负责防控老鼠仓、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关键人物。…【全文】
 
 股市微话题
  剪断地方政府向上市公司输血脐带
  地方政府以各种形式注资上市公司,已成为中国股市最梗顽不化的弊病之一。《经济参考报》近日对地方政府不计成本输血ST股保壳,对上市公司进行奖励,插手公司债务重组,以及主导资产重组等行为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网民的关注。
  有博友指出,政府动用公共资源补贴上市公司,不仅难以做强企业,更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在不正常的“输血”现象背后,是扭曲的政绩观和利益纠葛在作祟。博友建议,遏制地方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干预行为,剪断地方政府向上市公司输血脐带。
  “输血”扶不起“阿斗”
  地方政府反哺上市公司“保壳”现象遭网民质疑。博友指出,以粉饰业绩为目的的补贴难以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博友“fwdwude”认为,当一家公司变成了ST或者将变成ST时,政府部门通过人为地输血使上市公司苟延残喘。但阿斗毕竟是阿斗,不可能因为一两次输血而强壮起来。 …【全文】
 
 
  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强化中介机构权责、增加保荐机构对发行人的约束力……虽然措施不断,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本应充当市场“守门人”角色的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行政审批者等部分中介机构,不惜牺牲客观公正与独立性,在如今的IPO产业链上结成了利益同盟,通过企业上市从中渔利,从上市“守门人”堕落为利益“分食者”,以致PE腐败频频产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毒瘤。
  荐而不保:各环节结成利益同盟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为了获取超额的IPO发行费用以及满足上市公司融资的“底线”,保荐机构有动力对价格进行“指导”,新股发行利益关联方也有动力为高估值发行“摇旗呐喊”。…【全文】
 
 精彩阅读
  保荐人腐败 利用企业依赖性渔利
  武科大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IPO项目对保荐券商等中介机构而言,意味着上千万元甚至更多的保荐、承销收入。由于利益取向一致,一些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惜帮助企业包装粉饰乃至业绩造假来取得上市资格。
  权责不对等 只审批不担责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说,当前的IPO审核成了集体决策,没有人需要为此签字负责,即使新股上市中暴露出违法行为,也无人需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内幕交易 新型利益输送渠道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和优质资产注入等进程加快,这些都有赖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但在这个环节,有些干部有机会接触和掌握上市公司内幕信息,容易与上市公司、证券机构形成利益捆绑。
 
 
  作为证券市场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之一,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以及给予投资者回报的能力,是证券市场繁荣的一大基石。但对于国内A股来说,真正具有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屈指可数。比如,衡量股市回报的重要指标之一——股息率(分红与股价之比)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垫底;十年来,近七成的上市公司给股民带来的实际收益甚至不如银行同期储蓄,其中,近半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是负回报。
  股息率仅为0.55%
  《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全球12个股票市场在1990年至2010年的股息率后发现,A股股息率显著低于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以2010年为例,A股股息率仅0.55%,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的股息率分别为1.97%、1.74%、2.19%和1.11%,同期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巴西、智利和马来西亚的股息率也高于A股。…【全文】
 
 精彩阅读
  成长性之困
  缺乏成长性,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连续5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的公司,占整个市场的比例并不高,远远落后于美国,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较差。
  资本运作之惑
  国内一些公司上市后把重点放到了资本运作上,企业的实体经营显得无足轻重;同时,不少创业企业家在成为亿万富翁后对于股价的变化尤为关注,甚至超过了对研发投入的重视,导致企业缺乏长远的核心的成长动力。
  一股独大之弊
一股独大的家族企业,通过二级市场高抛低吸,回避窗口期,等待解禁流通后减持套现,票面价格1块和30块、50块的上市价格相比,再跌都可以赚到钱。这样的股票正大量潜伏在中国资本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