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摇摆州”者得天下 |
|
·绝大多数州实行“赢者通吃”原则,即本州选举人票全部给予获该州选民票数最多的总统候选人。 |
·以俄亥俄州一个窗口,或许可以更早洞悉本届美国总统选举花落谁家。 | |
|
 |
距离投票日还有整整两周,无论奥巴马还是罗姆尼都再清楚不过,战略重点要放在为数不多的“摇摆州”,正可谓“得荆州者得天下”。
至于哪块地盘最终翻出胜利的果实,恐怕是两大团队当下正紧张路演的一道算术题。[详细] | |
美国大选:拼经济还是拼阶级? |
|
·竞选双方各自竭力描述的与对方迥异的方案,哪个才能真正救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美国经济。 |
·从国家经济走向到候选人收入阶层,一脉相承的意识形态论在本届大选中持续发酵。 | |
|
 |
“笨蛋,(问题)是经济!”这是1992年美国总统竞选中出自民主党候选人比尔·克林顿最出名的口号,并犹如魔咒般击败了以海湾战争树立美国硬汉形象的时任共和党总统老布什。很难说,老布什究竟是输给了对手,还是输给了自己疏于经济的战略。[详细] | |
数字化竞选时代如何争取民意? |
|
·四年后的今天,当所有人对数字化竞选重要性都已了然于胸的时刻,题目却升级了——这场游戏还能怎么玩? |
·乔布斯曾经告诉梅西纳,移动技术必须嵌入“数字化选战”的核心。 | |
|
 |
美国东部时间16日晚9时,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与罗姆尼在纽约州霍夫斯特拉大学展开双方之间第二场辩论。时至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已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数以百万计的个体以更高话语权和更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涌现在社交网站和移动终端中,给选举生态和大众媒体带来直接冲击。[详细] | |
美国总统大选为何爱打“中国牌”? |
|
·尽管动辄口若悬河,候选人对华“斗狠”不过是其大选年树立“美国硬汉”形象的策略之一,对华立场实质上并无巨大分歧。 |
·美国人、尤其是中老年一代对“超级大国”地位有根深蒂固的情结。 | |
|
 |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6日晚9时,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和其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将在第二场电视辩论中交锋。若不出意外,和两周前首场辩论一样,“中国”一词难免会在90分钟辩论中从候选人口中冒出来,甚至会略显突兀而有“躺着中枪”之嫌——当然,大抵都不是亲华立场。[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