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震核危机”评估与我国供给型财政政策
——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11-04-29   作者:闫坤 张鹏  来源:经济参考报
 

  推进供给型财政政策建设,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2011年,我国宏观调控将坚持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相结合的基本框架,并采取综合性的调控手段维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财政政策则需要积极构建供给型政策调控框架并纳入公共财政体系。

  (一)稳健货币政策下的“麦克米伦缺口”

  在现阶段,稳健货币政策表现出来的是一系列紧缩效果,不可避免地将对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机构的信贷行为形成扭曲,加强了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麦克米伦缺口”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由于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市场竞争、企业规模、关系营销和抵押财产上的巨大差异,使得稳健货币政策下的信贷规模缩减偏向了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创新效应和活力的中小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导致上述产业资金链过度紧缩(即“麦克米伦缺口”)。作为与货币政策相协同的财政政策,除了在总量上要对稳健货币政策的紧缩缺口进行必要的补偿外,还必须纠正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后带来的结构性扭曲,在弥补“麦克米伦缺口”的同时,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建设供给型财政政策体系,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供给型财政政策体系是指以增加市场产出,提高企业活力,保障企业经营活动,激励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的财政政策措施、手段的集合。这种政策体系虽在总需求上有一定的拉动效果,但更偏重于供给能力的扩张和产出结构的改善,是通货膨胀压力较大,而经济结构调整缓慢时期推进经济均衡增长的有效手段。目前,供给型财政政策应重点建设以下5个方面:
  1.构建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体制
  完善的财政体制是供给型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相关工作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并逐步通过法律形式予以明确。
  2.推进结构性减税,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
  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的关键是建立科学的税制、完善的地方税体系和有效的税收调控体系。要充分发挥税收筹集收入和调节分配、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宏观调控能力
  财政支出政策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和挑战,科学把握财政发展改革规律,强化政策支持。
  增加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规模,与产业管理机构紧密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支持。
  加大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直接的财力保障,分担企业的研发成本,补偿技术的外溢损失,鼓励企业自主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支持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力,为企业创新打开偏好风险的股权融资渠道。
  优化财政担保手段的使用。根据“麦克米伦缺口”的讨论,银行偏向于减少中小企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的内在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而政府担保则是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最重要的手段。
  扩大财政补贴和贴息的范围。支持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4.推进农业与农村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农村发展与改革的财政政策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力支持中小河流治理。二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对种粮农民的各项补贴规模。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二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三是认真研究落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增加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
  5.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在供给型财政政策中,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突出做好以下3个方面: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要健全公共财政预算,提高公共财政收入质量,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库建设,夯实预算编制的基础。
  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在完善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积极研究推进政府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等情况公开。结合修订预算法,明确预算公开的原则和主体,完善预算信息披露制度,强化预算公开责任制度,加快预算公开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12345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日本天价艺术珍品今何在 2011-04-28
· 标准普尔下调日本主权评级展望至负面 2011-04-28
· 日本“国宝”:优质的美味和牛 2011-04-27
· 日本机器人大失颜面 2011-04-27
· 日本农民索赔东电 2011-04-2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王迎晖:食品监管该跳出“周期律”·[思想]张健:股民不能总叼着“奶嘴”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