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超级金钱在哪里 政治家们发现,时常对我们的税收体系发发牢骚能够带来好处。在上一年度,有300名收入达到20万美元的公民没有交纳过一分钱税款。Atlantic
Richfield公司——一家主要的石油生产商,也没有为其挣到的4.54亿美元交税。琼·保罗·格蒂(Jean
Paul
Getty)每天的收入达到30万美元,也同样不用纳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要求填补税法中的漏洞。只需翻开《华尔街日报》,看看标有粗体字“避税”的分类栏目,你就会发现一个事实:我们的很多公民都在试图尽可能减少自己需要交纳的税赋。对收入进行避税并不能制造出超级货币——我用这个词来描述国家的真正货币。超级货币是资本化了的收入,不是被“规避”掉的收入,本章稍后将对此做出解释。凭借直觉,人们意识到,靠领取薪水发不了大财,这是他们进入证券市场的部分原因——那里存在着超级货币。不过既然公众十分关注如何为收入减少所需缴纳的税款,那就让我们先从这个问题入手。 公民通过选举将议员们送进美国国会,国会制定出税法。如果国会想要鼓励、支持某项活动,它就会制定对该活动有利的法律条款。辛纳斯(Cynics)和杜利说,议员们总是想要在下一次选举中获胜,因此他们会听取接待室中民众的游说。国会想要鼓励能源的勘查,于是他们制定对此有利的石油法令。作为一个社会目标,国会想让每个人都拥有住房,因此他们对个人房屋实行三倍补贴,这使得住房成为你能进行的最佳投资(可别告诉我在你完成投资后,他们提高了税率,然后天花板掉了下来,高速公路却安然无恙)。国会鼓励修建私人住宅的方式包括:设立相应机构提供抵押贷款,允许贷款利息及房屋财产税在税前扣除;如果有人在一年之内购买房屋,销售房屋的税款还可以延期交纳。 …… |
|
目录 |
|
译者序
前言(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尔) 2006版序言 第1章
超级金钱 1.1 思辨的疑问 1.2 流动性 1.3
超级金钱在哪里 第2章 音乐逝去的日子 2.1
1970年6月的银行 2.2 1970年9月的经纪商 第3章
专业人士 3.1 怀旧时间:巨大的购买恐慌
|
3.2
一次针对1500名专业投资人员的集体诊疗 3.3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牢记这些告诫 3.4
我的瑞士银行如何亏损了4000万美元并走向破产 3.5 一定有人做了正确的事情:大师的训诫
第4章 体系瓦解了吗 4.1 超级货币的低级语言
4.2 夺取超级货币 4.3 β风潮 后记
明天会发生什么 关于注释 附录 |
|
 |
 |
读者评论 | |
《超级金钱》:这是什么钱? |
|
就这样,《超级金钱》向我们展示了许多金融界叱诧风云的人物和投资理念,并以戏剧化的叙事方式娓娓道来。因此,这本书能赢得畅销书的地位,并在三十年后再版(该书首版于1972年)仍然获得市场青睐绝非浪得虚名。史密斯像一个优秀的舞台剧导演,最终为我们讲述了美国“沸腾岁月”时期一段生动、鲜活的金融外史。[详细] |
|
|
 |
相关评论 | |
|
一本现代的经典,和《金钱游戏》一样深刻而风趣。 |
——保罗·萨缪尔森 |
|
亚当·史密斯说我喜欢拿棒球来做比喻,他说的没错,所以我决定将这本书同唐·拉森在1956年10月8日的杰出表现相提并论——他在那天完成了世界职业棒球大赛史上最完美的一场角逐。 |
——沃伦·巴菲特 |
|
《超级金钱》同其姊妹篇《超级游戏》一起,为我们讲述了美国股票市场一段“沸腾岁月”的故事。沃伦·巴菲特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投资大师,而在巴菲特成为成功投资和金融智慧的典范之前,正是《超级金钱》一书让他第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在两本书中,投资仿佛变成了舞台剧,而作者亚当·史密斯像描写舞台人物一样细致入微地讲述着鲜活、生动的逸闻趣事。本质上讲,《金钱游戏》研究的是个人投资者的行为,《超级金钱》则侧重于描述机构投资者的活动。 经历了过去55年间金融市场变迁的人并不多,这其中包括"沸腾岁月"和新经济泡沫,作为为数不多的亲历者之一,我为自己能为这本著作的再版写作前言而备感荣幸……如果明天的投资者能够从前辈的磨难中真正吸取教训,那么将来也许就不会再有泡沫出现。 |
——约翰·博格尔 先锋集团创始人 |
| | | |
| |
|
 |
|
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美国投资行业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亚当·史密斯。”《新闻周刊》如是说。但此亚当·史密斯并非《富国论》的作者,而是杰里·古德曼的笔名。最初史密斯只是在金融界拥有一群狂热的追随者,现在他的名声已经远不止如此。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教授将他的著作《金钱游戏》称作是“一本现代的经典”。 史密斯在数家基金公司、一家航空公司和一家国际连锁酒店担任董事,同时也是《纽约》杂志和《机构投资者》杂志的创办人之一,并在《纽约时报》编辑委员会任职。他的电视系列节目“亚当·史密斯的金钱世界”开创了行业先河,这个节目赢得艾美奖的次数比同频道的任何一个节目都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