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1章
社会化生活的阴影 “我56岁,并且在几年前就离婚了。当我还和丈夫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我告诉别人我很孤独,他们的回答总是:‘你已经结婚了呀!’我想我已经弄清楚孤独和单身的区别了。无论在人群中,在办公室里,还是在家里,我总是会感到孤独。有时它真让我无法招架,那是一种……生理上的感觉。我的医生说这是抑郁,但并不完全是。我曾读到过:‘人独自来到世界上,同样会独自离开。’但中间的那么多年该怎么办?我真的可以属于另外一个人吗?我真的能从孤独感中解脱出来吗?购物帮不了我,吃东西也不行,混乱的性生活更不行。如果你找到了答案,请回信告诉我。” ——一位在杂志上读过我们研究报告的女士写来的信 凯蒂·毕肖普生活在一个关系密切的小圈子里,在祖父母、叔叔阿姨和兄弟姐妹的陪伴下长大。从家庭聚会、教会活动到体育运动和音乐会,她的整个童年都是与这些关系亲密的人一同度过的。说实话,她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这个小圈子了。尽管有这么多亲人在身边,她却时常觉得想要脱离他们。到高中毕业时,她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她没有足够的钱住在大学里,所以接下来的四年她不得不住在家里上走读班。拿到学位后,她毫不迟疑地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从事软件工作。 …… |
|
目录 |
|
第一部分
可耻的孤独 第1章.社会化生活的阴影 第2章.你所面临的潜危险 第3章.你的生活正在失控 第4章.你本身就是矛盾的综合体 第5章.假象背后的真相 第6章.孤独的磨损 第二部分
从自私的基因到社会动物 第7章.DNA独裁者 第8章.密不可分的整体规则 第9章.把个体置于群体之中 第10章.人性中在所难免的冲突 第11章.协作是人类进化的王道 第三部分
寻找社会联系的意义 第12章.高度协作的魔力 第13章.社会联系是战胜一切的英雄 第14章.个体困境的解药 译者后记 |
|
 |
 |
相关评论 | |
|
“让人心碎的同时又给了人们希望,这本让人着迷的书描述了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所发现的人类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这种最根本的需求,以及这种需求无法满足时的可怕后果。《孤独是可耻的》堪称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典范,将是今后10年内有关人类境况的最重要的著作。” |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畅销书《撞上快乐》的作者
丹尼尔·吉尔伯特 |
|
“经济学家们低估了人类交际的价值吗?……城市经久不衰的力量恰恰反映了本书的作者卡乔波教授对人类社会性的论证。” |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爱德华·L·格莱泽 |
|
“我无法想象一本书竟然能将人性阐述得如此到位。这些科学探索并没有使人类显得卑微,反而升华了我们简单的人性。《孤独是可耻的》是对人类联系的优美解说,也是一本优美的著作。” |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男人的度量》作者 西德尼·波蒂埃
|
|
“读了这本书以后,你再也不想孤独了——其实你也不会再孤独了。” |
——心流理论提出者、著名心理学家
希斯赞特米哈伊 |
|
“用复杂、魅力无穷而又通俗易懂的解释提醒我们,人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动物,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无法在没有强有力的社会纽带的条件下健康地发展。” |
——《娃语者的秘密》合著者 梅琳达·布劳 |
|
“以多年的研究经验为基础,这本杰出的著作讨论了许多人都曾体验过的孤独感,并建议人们勇敢地与他人交往。因为人类社会的自然形态就是互惠互利的。” |
——《猿形毕露》的作者、弗兰斯·德·瓦尔 |
|
“用睿智、优雅而风趣的语言阐述了社会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让我们在心旷神怡的畅游中了解了最能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特聘教授,《趋于本能》的作者
雪莱·E·泰勒 |
| | | |
| |
|
 |
|
约翰·卡乔波,世界著名社会神经学家、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主席、芝加哥大学认知和社会神经系统科学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对“孤独”问题有长达15年的深入研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