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法律论坛暨市场流通法制论坛举行
2025-10-29 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日,由北京物资学院、中国市场杂志社、中国商业法研究会流通法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法律论坛暨市场流通法制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聚焦“数智赋能供应链革新,法治筑牢产业链根基”的会议主题,围绕破解流通领域法治实践新课题,促进流通法制建设,推动贸易流通现代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流通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开展深入研讨交流。

北京市通州区司法局副局长张康林介绍了通州区在市场流通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效,包括完善制度供给、严格规范执法、优化法治服务、加强法治宣传、健全多元解纷机制。同时,他结合通州实践提出四点思考,即立法先行与制度创新并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权益保护与风险防范并重、法律服务与纠纷化解并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丽芬深入剖析平台低价竞争行为的危害,提出建构治理平台低价无序竞争的综合法律体系,以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引导平台经济回归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长期健康发展的轨道。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敦在剖析传统民商法制度应对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所带来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理念更新、重构法律行为和合同制度、完善平台核心义务的政策建议。

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院长吴长军介绍了该院在适应数字化转型以及供应链+法治的改革中不断探索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新路径。首先,把流通法作为专业建设的底层逻辑,将数字经济法、人工智能法不断融入到课程体系、科研规划之中,形成“流通法+数字经济”有特色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打造“流通法+数字经济”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周莉分析了信用监管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机制,介绍信用监管标准化工作进展;并从制度完善的角度探讨信用监管标准化对供应链的促进作用。

北京市法学会常务理事王科峰分析了我国在产业链和供应链法治保障方面取得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从健全国内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国际规则运用与法治合作、强化企业合规体系建设、完善纠纷预防与化解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副教授高泉介绍了该院物流法律数字地图的相关情况。物流法律数字地图通过采集物流法律数据集,实现国际国内物流法律法规数据的查询、搜索功能,构建行业的特色法律数据库。同时,通过技术团队合作,构建具有交互功能、可视化的世界地图与中国地图,为用户快速了解物流法律概况提供便利。(金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