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间,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凯尔达,证券代码:688255)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超五成。记者注意到,凯尔达在2022年、2023年业绩下跌后,仅2024年实现业绩上涨,2025年又出现利润下滑。
公司称,公司的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等同比增长较多,股份支付费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比增加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等因素对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影响较大。
据了解,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及工业焊接设备领域,是一家集自主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石油化工、金属家具、五金制品、医疗器械、健身器材等行业。
业绩方面,近三年来,凯尔达仅在2024年实现业绩增长,其他年份净利润均下跌。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下跌37.99%、下跌32.99%和增长25.61%,进入2025年,公司净利润又出现下滑。
凯尔达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4.32万元至1326.34万元,同比下降58.17%至54.68%。预计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77.75万元至679.77万元,同比下降73.44%至68.75%。
公司称,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之一是,2025年1—9月,为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等同比增长较多。
此前,凯尔达在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2110.98万元、2274.59万元,同比分别增加375.24万元、612.68万元;公司(含子公司)新增国家授权专利15项。
业内人士称,当下凯尔达正处于从焊接设备商到机器人制造商的转型期,公司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如何优化运营效率,将是其能否走上高成长之路的重要内功。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除了研发、管理费用增加以外,凯尔达还指出,股份支付费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比增加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等因素也对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影响较大。
此前,在2025年半年报中,凯尔达就对公司的存货减值风险进行了提示,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6836.9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7.31%。公司的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构成,其中原材料的占比约为40%。为保持生产的稳定,及时响应市场的需求,公司需保持一定的备货,若下游市场发生变化,客户订单减少,将导致公司所购原材料无法正常消耗,存在减值风险。同时,如未来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产品滞销,则可能导致存货发生减值,进而对公司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业内人士称,凯尔达的业绩下滑是“宏观经济周期”与“行业竞争红海”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暴露了公司处于战略转型期的抗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