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议,被山东省政协采用,这背后是聊城市统计局与东昌府区政协履职的深度融合,也是一项创新机制从破土到抽枝的生动实践。
日前,聊城市东昌府区政协组织召开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题辅导会,聘请聊城市政协常委、市统计局副局长王芳,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市统计数据信息服务中心主任杨秀岭为“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特聘专家”。
2025年初,东昌府区政协在总结过去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时发现一个瓶颈:涉及经济等专业领域的建议往往“说不到点子上”。“一些建言立意很好,但缺乏数据支撑和专业分析,操作性大打折扣。”东昌府区政协副主席闫淑青坦言。
如何提升建言献策的专业性和精准度,一直是各级政协探索的方向。东昌府区政协的创新在于直接引入外部专家智力支持。“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而政协社情民意是民心的‘风向标’,两者结合必将产生化学反应。”区政协主席董胜军在聘任仪式上表示。
特聘专家机制的核心价值在于专业统计知识融入社情民意信息产生全过程。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建议基于专业的统计知识和扎实的调研,特聘专家带领东昌府区政协相关人员走访了多地多个投资项目现场,结合全国各地丰富的数据及鲜活的例子,形成高质量建议,建议被省级采纳后,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投资工作的实践又反过来丰富了社情民意信息的“素材库”,形成良性循环。
东昌府区政协为特聘专家设计了全流程参与机制,从信息选题、调研论证到文稿打磨,专家全程提供智力支持,将专家“脑力”、技术“算力”与基层“脚力”深度融合,变“被动收集”为“主动创见”。(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