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AI变身记:老牌企业焕新 中小企业腾飞
2025-09-19 来源:经济参考网

“钢铁巨匠”柳钢数字人上岗,让精益管理触手可及;老牌企业魏桥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让AI扎根车间一线;专精特新企业艾为电子打造AI助理,成为工程师“第二大脑”,创业型小公司小黄蜂依靠数字化能力,实现全球供货……

在数字化浪潮中,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从传统制造业的老牌巨头,到锐意进取的中小企业,都在借助AI实现华丽变身。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AI已不再是实验室的概念,而是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数字人让精益管理触手可及

当钢铁遇见人工智能,一个更高效的未来正在到来。

成立于1958年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集团”),是全球50强钢铁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今年开始,柳钢集团柳州本部冷轧厂和数智化发展中心联手为生产线赋予了新的“生命力”——通过检索增强生成 (RAG) 技术,将工业数据库成功集成国产大模型DeepSeek,再加上钉钉AI助手和阿里云技术“助攻”,不仅让生产线“摇身一变”,数据获取方便快捷,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更让精益管理的理念在每位员工心中“生根发芽”。

数据的透明化是精益管理的关键。冷轧厂通过AI数字人,搭建智能交互平台,让整个生产线变成了“透明玻璃房”。员工们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生产进度、生产成本、设备状态等,就像有了“千里眼”。

冷轧厂技术专家陶歆举例说,在酸轧生产线上,一块4毫米厚的原料带钢要变成1.5毫米薄钢板,需要经过10多道工序,涉及100多个参数,过去较难判断出带钢生产的具体成本。如今,通过“数智钢卷AI助手”能够精准地发现:0.8毫米厚度的钢板在二酸轧产线生产成本比其他规格低13元;1.2毫米以下的带钢排产选二酸轧产线更划算。

“这种‘透明化’的管理,让生产节奏更精准,不仅让员工们对生产线了如指掌,也促进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有效推动精益管理深入实施。”陶歆说。

低代码让AI扎根于业务一线

随着AI技术的深入应用,更多的制造业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

魏桥集团成立于1951年,连续13年位列世界500强企业。作为一家老牌制造业企业,他们在短时间内就将组织搬上钉钉,解决了组织架构线上化问题,并通过低代码、Teambition等工具,加速业务数字化转型。

2024到2025年,魏桥集团把AI提到战略层面并分三步走:一是本地部署专属大模型;二是基于钉钉AI生产力平台搭建AI Agent;三是做深AI助理,不止问答、问数,还要能够执行任务。今年6月到8月,2个月时间里,员工自发搭建出800多个AI Agent,让AI扎根于业务一线。

过去,员工遇到IT问题想咨询,只能通过邮件或直接打电话找信息中心的IT人员。一个运维人员平均每天会接30到50个电话,一个需求处理5-30分钟不等。

为提高工作效率,信息中心智能应用研发处负责人孙学海基于此前沉淀下的IT知识库,搭建“信息中心AI助理”。员工需要IT支持时,咨询AI助理,所有提问记录会被记录进入“信息中心AI助理使用记录”AI表格中,IT人员每天过一遍,确认内容并归档或优化解决方案再通过钉钉推送给相应用户,三分之二的需求都能被AI直接解决。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车间生产现场需定期巡检、识别隐患,包括设备状态、人员行为、环境因素,比如现场物品摆放是否凌乱、安全设施布置是否符合规范、提示标识是否按照要求张贴、存在危险源时是否有提示等。

AI表格可以辅助生产现场巡检,自动识图揪出安全隐患。氧化铝五公司设备科数字化管理员马振雷创建了“氧化铝五公司AI隐患识别台账”AI表格。巡检人员在现场拍摄照片后,提交至AI表格,AI会根据法律法规自动识别隐患图片,描述出隐患内容,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归类分级,并给出具体整改建议。

AI助理让工程师如虎添翼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模拟芯片设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芯片设计领域往往面临着知识密集、协作复杂、创新压力大等挑战。近年来,艾为电子与钉钉合作,探索AI在芯片设计中的应用。基于钉钉AI平台,艾为电子打造了专属的AI助理“小艾”。“小艾”接入了艾为电子多年积累的技术文档、设计规范、项目经验等知识库,可以快速回答工程师的技术问题,提供设计建议,甚至帮助排查常见的设计错误。

“过去工程师遇到问题需要查阅大量文档,或者请教资深专家。现在有了‘小艾’,很多常见问题都能快速得到解答,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艾为电子研发副总裁张忠表示。

除了提升效率,AI还在助力艾为电子加速创新。通过分析历史设计数据和市场趋势,“小艾”可以为新产品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

张忠举例说:“比如我们要规划一款新的音频芯片,‘小艾’可以分析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性能参数、客户反馈、技术趋势等,帮助工程师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技术方向。”

“我们将AI技术应用于芯片设计本身,也用于提升我们的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在艾为电子CEO孙洪军看来,AI不是要替代工程师,而是要让工程师如虎添翼,“我们的工程师有了AI助手,就能更专注于创造性工作,更快地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数字化助力小企业“全球供货”

王瑞帮是小黄蜂科技(Smart WASP)的创始人。作为一个曾经的学渣,他仅凭一年5万元的数字化投入,便成功将一家小公司打造成为给特斯拉、可口可乐等世界500强企业供货的供应商。

王瑞帮回忆称,在创业初期,公司团队只有30多人,管理主要依靠微信群。财务主要用Excel记账,经常出现数据不一致、滞后等问题。后来公司发现并采用了钉钉。最初钉钉只是用来沟通、审批和存储文件,后来发现它的低代码平台具有巨大的潜力。

公司IT经理带着两个应届生,利用氚云和九数云集成了ERP系统,从而实现了费用提报实时可见——费用一旦发生即可填报,每天的总数也会实时更新。王瑞帮可以通过手机上的钉钉,随时查看各部门的成本和进账,系统还能自动分析潜在风险,便于及时干预。

王瑞帮说,正是依靠数字化能力,他们这家小企业赢得世界500强企业的青睐。如今,他们的智能缠绕机已经销往91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钉钉的多语言翻译功能,也更好地帮助他们服务全球客户。凭借钉钉听记的翻译功能,可以将任何语种的视频、音频上传,AI会自动翻译成所需要的语言文字。

“数字化不是大企业的专利,我们小公司用好了,照样能活出精彩。”王瑞帮说。(记者 班娟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