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电动两轮车领域的领军供应商,绿源集团控股(以下简称“绿源”)业务版图贯穿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全链条,凭借近三十年的行业深耕,已成长为兼具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的标杆企业。
自1997年“绿源”品牌诞生以来,始终以“耐用”为核心定位,喊出“一部车骑十年”的鲜明口号。依托液冷电机、数字化电池系统等核心专利技术,绿源成功构筑起差异化竞争壁垒,成为行业早期入局者中持续领跑的典范。
步入2025年,绿源已构建起“三箭齐发”的战略布局:以传统电动两轮车为业务基石,以高端电助力车品牌LYVA为第二增长曲线,以换电、租车生态平台为未来潜力方向。这一战略的强劲增长动力已在2025年上半年初步显现——当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2%,净利润同比增长66.9%,毛利率提升1.6个百分点,充分印证了绿源产品结构优化与“一主多元”战略的成功。
技术“护城河”:以创新筑牢发展根基
2020-2024年,绿源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高达28.8%。公司每年投入超2亿元的资金用于电动两轮车的耐用性、安全性、续航及智能化的研发。公司研发驱动的经营思路,是形成绿源产品竞争力的核心。通过先进科技的赋能,绿源旗下产品在耐用性、安全性、续航能力及智能化等方面的取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差异化品牌:重塑产品价值定位
依托核心技术优势,绿源提出“一部车骑十年”的“耐用”品牌主张。截至2025年6月,公司有效专利达912项。
具体来看,其液冷电机技术可使电机工作温度降低38℃,寿命达到传统电机的3-5倍,且提供10年质保;数字化电池系统则通过AI智能养护技术,攻克低温续航衰减难题,实现电池3年质保,进一步强化了用户认知。
展望公司未来成长性,从“三箭齐发”的增长战略以及产能规划以及海内外众多的销售网点的角度看,依然有不俗的增长空间:
第一曲线:传统电动两轮车——夯实业务基本盘
传统电动两轮车业务为公司的基本盘与现金牛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增长动能稳定释放,电动自行车销售收入同比大增29.2%。随着后续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持续稳固以及在智能化等领域的高端化发展,增长前景清晰。
第二曲线:高端品牌LYVA——激活核心增长引擎
通过高端品牌LYVA,绿源进军电助力自行车(E-Bike)等高附加值产品,瞄准高收入人群的轻运动与代步需求,应用场景覆盖短途代步及轻运动,该曲线旨在抓住消费升级趋势,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三曲线:租换售一体化生态——布局长期价值
通过构建“租赁+换电+销售”一体化生态服务平台,绿源正逐步实现从传统生产商到出行生态引领者的转变。通过着眼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奠定未来5-10年的业绩增长驱动力。
第三增长曲线的战略落地已初见端倪。绿源不仅与哈啰、滴滴青桔、美团三大共享出行服务商建立紧密合作,还携手“嘟嘟换电”打造国内领先的电动自行车智能换电服务平台,目前“嘟嘟换电”已铺设超2000台换电柜。同时依托全国14000家智慧门店网络,打造“3公里即时服务生态圈”,重构用户从购买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体验。
面向更长远的未来,绿源已前瞻性布局具身机器人产业链,目标成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这一战略选择并非偶然——依托在电动两轮车领域积淀的"电机、电池、电控"三电核心技术,以及在规模化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形成的产业优势,绿源正联合8家科研机构、20家核心企业及产业链配套服务商,牵头成立金华开发区机器人产业联盟,加速推动机器人业务的规模化落地。
产能与渠道:为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在产品力与服务力升级的背后,是绿源对产能与渠道的战略性布局。目前,公司已形成浙江金华、山东临沂、广西贵港、重庆四大现代化生产基地的全国产能版图,将为绿源应对市场需求增长、拓展业务版图提供坚实的供给保障。
在渠道端,绿源构建了“线下深耕+线上破圈”的全渠道体系:线下以超14000家零售门店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328个城市,形成密集的服务触点;线上则积极拥抱新零售浪潮,在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主流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创新推出“在线下单+实体店试驾/取车”模式。近一年来,该模式已为门店精准引流约30万台电动两轮车,消费者满意度同比大幅提升20%,成功打通线上线下流量壁垒。
在夯实国内市场的同时,绿源的全球化战略已结出硕果。目前,其国际业务已拓展至泰国、印尼等37个国家和地区,本地化生产与服务体系的搭建更让企业具备了承接全球市场需求的能力。短期来看,国际版图的扩张已进入收获期——2025年上半年,国际销售额同比劲增45%,成功进入3个新兴市场,新增17个渠道合作伙伴,海外业务正成为企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一部车”到“全场景服务”,从“制造”到“智造+服务”,再到“机器人+”的高端突围,绿源正以清晰的战略路径与坚定的执行力度,书写着中国出行产业的创新篇章。(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