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2025学前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大会暨新语境教育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大会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主办,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北京怀柔幼儿新语境教育研究中心承办,复旦大学出版社、北京新语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支持。相关行业协会领导、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国际知名园长、专业院校负责人以及一线园长等百余位行业代表共聚一堂,聚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共探创新发展新路径。
聚焦高质量发展 共绘学前教育新图景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高文兵在致辞中指出,标准是质量的基石,是行业规范发展的保障。新语境教育成果的发布和相关团体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规范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行为,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副主任李卫平认为,新语境教育历经了十多年的实践,以儿童发展为核心,融合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的实际,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式,为学前教育提供了可操作、可落地的实践指南。两项团体标准的推出不仅是对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的重要贡献,更是对新时代儿童成长需求的积极回应。
创新引领 新语境教育多项成果重磅发布
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北京新语境教育研究中心院长周念丽教授系统介绍解读了《新语境幼儿园保育教育指南》和《新语境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与评定》两项团体标准。
周教授指出,两项团体标准严格遵循《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响应了国家战略,破解行业规范缺失、师资参差、课程西化等痛点。
大会同时发布了《幼儿园生活活动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游戏活动组织与实施》等普通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资深编辑谢少卿认为,两本教材紧扣学前教育法“以生活为基础,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促进了保教有机结合,体现了教材与产业升级同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形态教材匹配的重要意义。
北京新语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泽红系统展示了依据两项团体标准而研发上线的“新语境教育数字AI 保教平台”和“新语境教育师资培训与评定平台”两大数字化平台。 两个数字平台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开展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需求,助力幼儿园轻松、高效开展新语境教育保育教育工作,同时,系统提升幼儿教师的新语境教育专业能力与课程创新素养。
分享交流 共话新语境教育创新发展
分享环节,北京市陈鹤琴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柯小卫老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视域下怎样做新时代幼儿园‘活’教师”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新语境教育这一创新模式与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其标准为新时代“活”教师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和实践路径,以及未来专业能力提升的方向。
跨越山海、教育无界,来自日本藤幼稚园的加藤积一园长随后进行了题为《幼儿教育中多语学习的重要性》的主题发言。加藤园长结合自身进行了幼儿园经验分享。他指出,用外语讲好本国故事,是语言学习的根本理念。新语境教育不仅为中国学前教育乃至国际学前教育提供了参考与创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文斌教授以《学会一门外语,就像解锁一种新思维》为主题进行分享。他指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学习可以重构儿童认知模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沟通力与弹性思维,为新时代儿童扎根文化自信、为儿童全球视野培养奠定重要基础。
民进中央委员会原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原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佐书在发言中强调,新语境教育是一种创新的幼儿教育模式。该模式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强调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推动幼儿教育。
共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会上,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发起,联合全国各地协会、幼儿园、高校、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等52家新语境教育应用单位共同发起“新语境教育创新发展共同体”。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代表、学前教育专家、高校领导、知名园长及幼教集团代表,见证了共同体的成立。
据介绍,该共同体旨在协同各方力量,激活创新活力,凝聚新语境教育创新发展共识,为幼儿成长筑牢根基;通过示范园、示范校建设,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优促优的协同发展新态势;开展常态化教学交流、科研、培训,共享新时代新语境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促进新语境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新时代人才培养,共促学前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