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业绩显著增长的金域医学(603882.SH),如今正面临增长动能减弱的挑战。《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整个行业应收回款普遍不及预期的背景下,这家作为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军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高企,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6.19亿元,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准备金额存在重大风险,如公司未能有效管理回款,可能带来一定的资金风险。业内人士表示,行业下行压力将影响体外诊断市场的增长,但随着数智化成为驱动力,行业创新或将带来新的增长点。
营收和净利双降 资金风险暗藏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域医学”)是一家以第三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业务为核心的高科技服务企业,致力于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提供领先的医学诊断信息整合服务。作为一家年检验标本数量超1.5亿例的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军企业,金域医学积累了大量的医学检验数据,覆盖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人群等,可及时了解流行病发病情况。
根据金域医学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收71.90亿元,同比下降15.81%,归母净利润为-3.81亿元,同比减少159.26%;扣非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减少165.28%。2025年一季度,金域医学实现营收14.67亿元,同比下降20.35%,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49.09%。
2020—2024年金域医学业绩走势
对于业绩的下滑,除了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等行业因素的影响,应收账款是影响金域医学增长的风险因素。
根据年报,部分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延长,导致产生信用减值损失金额较大,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6.19亿元,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准备金额存在重大风险,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被认定为关键审计事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域医学应收账款余额58.88亿元,本期计提坏账准备6.19亿元,坏账准备余额14.92亿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43.9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42.39%。
年报显示,从行业来看,由于公司业务的应收回款普遍不及预期,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回款天数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如未能有效管理回款,可能带来一定的资金风险。
记者查阅金域医学近五年年报发现,金域医学在2020至2022年业绩增长迅猛,2022年创下营收154.76亿元、净利润27.53亿元的历史高位,随后在2023年迎来“断崖式”下跌。2020年至2024年,该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26.94亿元、46.65亿元、70.25亿元、53.35亿元和43.96亿元。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趋势上看,2020至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域医学得益于核酸检测业务激增,营收快速增长,但大部分收入以应收账款形式存在,回款情况不乐观,现金回收仍存在压力。
数智化驱动 行业创新或带来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年报,金域医学于2025年2月21日实施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以股权登记日2025年2月20日公司总股本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08亿元。
金域医学表示看好未来增长空间,2025年进一步抓好现金流和有质量的营收。
事实上,金域医学已历经五年数智化转型,据称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生产服务效率提升、整体运营成本降低以及数字化业务新模式探索等,正在提供越来越大的助力。
在检测服务价格下行与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金域医学加码AI布局,推动数智化转型步伐,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推出医检大模型“域见医言”及其配套的智能体应用“小域医”,赋能智能诊断与报告质控,提供包含项目咨询、报告解读、项目推荐等内容的一站式检验服务,注册医生超8.9万人,打造医检行业大模型应用的示范性标杆。此外,公司与省市级政数局及相关单位联手,着手构建行业级可信数据空间,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广州数据交易所上线了5项数据产品,并促成行业首笔医检数据交易,为医检数据价值转化探索新途径。
信达证券研报认为,检测服务价格下调短期会给第三方检验服务行业增长带来压力,长期来看会提升医院检验外包率,具备规模化采购、生产能力等成本控制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金域医学在数据资产方面的探索,有望进一步挖掘数据资源的价值,为公司提供新的成长方向。
据悉,行业下行压力将影响体外诊断市场的增长,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根据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分会、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研究所联合主编的《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年度报告》(2024版),2024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在政策与环境方面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随着医保控费、集采扩面等政策的持续推进,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2024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8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51亿元),同比下降30%(包含新冠)。分地区来看,北美市场占比36%,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占比27%,亚太市场占比33%。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低于1200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本土品牌产品占比约50%,整体产业规模低于1700亿元。未来五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5%至8%,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650亿元。行业技术创新趋势明显,自动化及智能化检测设备进一步普及,便携化、远程化检测手段兴起,更多新标志物的发现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