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为13亿人“减负”
    2009-03-07    作者:毕玉才 文艺橙 王晓樱    来源:光明日报

  在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堡镇一所普通的民房里,56岁的孙景贵和两个孩子专注地看着电视屏幕,搜寻着给了他们光明的“白衣天使”影像。
  这一家三口都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多年来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没有想到,一次白内障复明光明行动,让三个人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彼此的模样。当主刀大夫何伟为他们揭开眼罩时,三个人喜极而泣。而此时此刻,从海外学成归来、共帮助6000多人见到光明的全国政协委员、沈阳何氏眼科医院院长何伟却陷入了更深的忧虑。他知道,在我国700多万盲人中,有一半以上患者因白内障致残,经过手术,很多患者可以复明;然而因为贫穷,他们大都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两会前夕,新医改方案新鲜出炉,立即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医药服务体系均等化以及公立医院改革——五大新政让何伟委员,让700多万盲人,让13亿中国人充满了期待。

覆盖全民 多层次医保造福城乡

  [镜头回放]
    2月16日,温家宝总理结束调研准备乘车返京时,在天津火车站偶遇河北张家口两岁白血病患儿李瑞。得知孩子父母因无钱住院而想放弃治疗返家,温总理当即嘱咐随行人员安排孩子到北京治病,并带头捐出1万元钱。
  人民总理对人民总是充满了感情。在重庆云阳,在风雪株洲,在地震灾区……总理的爱心一次次让人怦然心动,热泪纵流。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坦陈:“我毕竟是一个总理。因此,我要想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如何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如何建立儿童重大疾病的救助制度。”
  正是这种深层次的思考,促进了新医改方案的胎动和出生。

    [医改新设想]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使这三项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都达到90%。
  “看病难,看病贵”,曾是现实生活中久治不愈的顽症;“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曾是不少乡村最无奈的场景。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3年,我国仍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医疗保障,城乡低收入人群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高达41%。
  为了给13亿人编织健康保障网,2003年,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龙头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徐徐拉开帷幕。截至目前,新农合制度已覆盖全国农村地区90%以上的人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94亿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在200多个城市推开,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卫生部公布的《2008年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表明,我国目前已有10亿余人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椰风海韵的海南率先让农民享受到了医保的季风,比国家要求提前两年实现新农合基本覆盖全省的目标:至2007年底,参合农民达454.4万人,参合率达91.25%,为全国最高,农民住院费用报销补偿比达36.24%。白雪飘飘的北国辽宁率先让百姓享受到振兴的雨露:到2010年,国家将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到120元/人,而辽宁省政府将在2009年把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100元/人提高到150元/人。“红色圣地”江西率先在省、市、县、乡所有定点医院全面实行参合农民住院“直补”,使参合农民“在哪住院,在哪报账;当天出院,当天报账”。
  说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自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爱心诊所的马文芳代表感慨万千:“农民太穷了,新农合是一场及时雨!”这位在农村诊所勤耕不辍41载、两度入中南海向总理汇报农村医疗状况的乡村医生,说起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来,情绪激动,几度哽咽。
  “我们村的一位村民患前列腺炎,因为没钱去县医院看病,病情极度恶化,最困难的时候愣是在家里憋了3天小便,后来几乎病变成尿毒症。所以,当我们县2007年开展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时候,我挨家挨户去敲门,劝说村民参保,有村民因为不理解新农合制度开始不愿意参保的,我就先替他们垫付。”言及于此,马文芳代表笑起来:“直到他们拿到报销的药费以后,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现在咱们村家家户户都尝到甜头了。”

  [记者感言]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千家万户幸福的源泉。以人为本,尊重、呵护每一个人的健康,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


123
  相关稿件
· 金融危机下,我国医药企业如何适应新医改? 2009-02-16
· 新医改8500亿的投向分析 2009-02-13
· 让医改问题回归常识 2009-01-16
· 医改制度“复辟”也是一种“折腾” 2009-01-05
· [七日谈]医改的最大障碍是体制 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