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于东汉 兴起于隋唐
“当铺李”,位于北京东直门北小街内
  古代典当业源头不是西周或春秋战国,东汉也只是萌芽阶段。
  关于我国典当业的起源,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英国1988年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中国的典当业在两三千年前就已出现。《美国百科全书》也说,中国的典当业可追溯到西周前后。美国典当协会发布的资料认为典当业至少可追溯到 3000年前的古代中国。西方国家之所以认为中国的典当业发源于西周,原来是把《周礼·地官》中的“质人”误解为典当业的“以物质钱”了。
  在国内,学术界也见仁见智。[详情]
成熟于宋元 极盛于清代
  典当业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也是宋元时期典当业发展的显著亮点。
  北宋前期,典当业还有专营与兼营之分,唐代的柜坊还大量存在,但很快向专营方向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专门行业。当时的京城汴梁,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典当行业鲜明的标志,是着皂衫角带布顶帽。杭州城里,衣巾装着,各行各业都有等差,典当业者裹巾着皂衫角帽,一看便知。可见典当这个行业在全国南北的标志都是一致的。[详情]
清末一落千丈 近代江河日下
四川黄龙溪古镇上的当铺
  清朝末年第一场战争是咸丰二年(1852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军沿长江东进,在南京建都,又挥师北伐,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正等太平军与清军在长江中游和天津外围激烈争战之际,英法两国利用中国内战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从咸丰六年九月(1856年)开始一直延续到咸丰十年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天津,洗劫京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创伤还未愈合,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发生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北方的许多州县被占领,血洗京城,火烧圆明园。宣统三年(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详情]
典当帮:近代乘风破浪的弄潮儿
19世纪初的上海街头当铺
  徽州是个出商人的地方,从明代中叶以后,徽商就是当时的十大商帮之一,经营盐、茶、木材等行业。但相比之下,这些行业都没有典当业赚钱来得快,徽商于是纷纷投向典当业,当时广泛流传着“无徽不典”的民谚。徽州当帮立足江南,向外延伸,并占领了长江以北,连《明实录》中都有“徽商开当,遍于江北”的记载。明万历时,河南巡抚沈季文上奏,在河南经营典当业的徽商有213家之多。集聚在嘉兴县的徽州当帮,以农田为拙业,专以质库居积而自润。在扬州开当铺的,无一是本土人,多是徽州新安的商人。[详情]
典当行会:维护同行业权益的平台
历史上的典当行会是保护行业利益的平台
  典当行会最早出现于宋代,当时已形成了典当行业特有的服饰、行语、规则。明清以来,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典当业行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增加。北京的典当业行会创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初名“公合堂”。后改为典商会馆,又易名当业商会、当业同业公会。庚子年间,由刘禹臣发起,集资筹建了“京师当业思预堂保火险公益会”,交由同业公会管理,这是北京当时较早而且较大的行会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当、炉、绸缎等一些大行会提议,组建了北京总商会,典当业行会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详情]
典当业:历代政府的管与治
始建于公元1346年的平遥县衙
  “当帖”又称“由单”,相当于今天的营业执照。唐代以前典当业是否由政府审批,因传世资料太少,无从判定。《唐令拾遗》记载,唐代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也就是说开设质库要有官府的公契,否则发生纠纷政府不管,这里的公契相当于以后的当帖。
  五代时期开始征收当税,从税法的角度看,征税是合法性的标志。五代以后的典当业也不再是无政府状态,经营者得到了官府的承认,具有了合法地位,可惜这也是一种分析猜测而已。
  清代当帖有了明确的记载。[详情]
千里碧波一叶扁舟的复恒当
耸立于县城明清古街的牌楼
  复恒当自清光绪初年起就设立在祁县城西关,当铺的东家,是本县的许步宽和段家窑的马家,两家合股投资,一直经营到民国三十七年(1945年)祁县解放前夕。
  由于复恒当是一个普通的当铺,为了减少成本,严格根据典当业“紧七慢八”的原则(七人紧些,八人宽松点,一般不超过8人),尽量做到不养闲人。大掌柜是祁县人李国珍,在当铺是权利最大的人物,主管人事和负责处理重要事务;二掌柜是平遥县人王嘉勋,专门负责对外联络;三掌柜是文水县人韩本谦,总管柜台业务。这是复恒当的决策阶层。[详情]
探查典当业获利之秘诀
“三有”标准当铺
  典当业的设置主要是当铺。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的当铺有“两高”,即高柜台和高院墙。长期以来,“两高”成为当铺的标志。
  其实,严格地讲,当铺也有许多种类和标准。中国典当业的分类,按财产所有者的身份区别可分为四类,即佛寺典当、皇室典当、官府典当、私人典当;从经营规模可分为五类,即典、当、质、按、押。规模最大的曰典,次之曰当,其余的质、按、押规模愈来愈小。《清稗类钞·典质业》云:凡称为典者,其典当的价额没有限制,以连城之璧而质千万。[详情]
典当业:春风吹又生
座落在京城闹市的金宝典当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用这首诗比喻典当业的盛衰复苏,再恰当不过了。
  典当业最早复出在四川省。1987 年12月30日,四川成都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华茂典当行。典当业集中复出的地方是浙江省的温州。1988年2月,温州金城典当行成立。到1989年,全市9 县2区已有8县2区开设当铺42家,有典当业的县区达到88%,当铺数额约占当时全国已有典当业的1/5。根据《温州的典当业》一文记载,温州金城、大公、扈成、东航、公平5家典当行,1989年放出资金合计2601万元,抵押的动产物品价值629万元。[详情]
  始建于1922年的上海“元利当铺”有“海上第一档”之称
清末之后典当业一落千丈
国典当业诞生于晨钟暮鼓的寺院
“要想富,开当铺”,到了清代典当业出现极盛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