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中国宏观审慎政策该出手了
2011-07-25   作者:记者 方烨 实习记者 王璐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金融发展导致微观审慎逐渐失效

  李扬进一步分析说,之所以要提出宏观审慎的概念,是因为金融发展破坏了传统微观审慎监管赖以有效的条件,导致其逐渐失效,宏观审慎政策便“与时俱进”地成为了新的选择。
  据他介绍,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开创了微观审慎监管的时代。微观审慎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三个体系,一是存款保险体系,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之前的所有危机,特别是与金融有关的危机,都是以挤兑为开端,所以危机之后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使得负债面冲击不复存在;
  二是中央银行体系,中央银行在微观上对贷款实行细密的管理,在宏观上以稳定物价为任务,使整个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面得到保障;
  三是监管体系,从金融机构的成立、章程、治理机构、投资的原则到信息的披露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保证了金融机构没有问题。这三个体系杜绝了可能导致危机并使危机蔓延的几个主要因素,基本上确立了保证金融基本运行的制度框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有效的。
  然而,随着金融的发展,微观审慎政策体系逐渐失效,因为它赖以有效的那些条件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一场以放松金融管制和金融创新为旗帜的重大金融变动,这些变动拓展了那些少监管、甚至无监管活动的领域,压缩了有监管、监管很细密的领域,导致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被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之外、金融机构之外、有组织的交易市场之外“三外”的金融活动超出了微观审慎政策体系的监管范围,传统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都抓不到边际,从而无从监管。
  具体来说,导致微观审慎政策失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新金融体系的发展。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证券化产品的发展,以往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筹集资金的方式被证券化的方式所替代,在没有改变原来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总量的情况下,信用流量却凭空得到了增加,有通货膨胀的趋势。而且,资产证券化之后,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更容易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
  李扬强调,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了金融脱媒现象的发生,即资金的流动、创造和消失脱离了产品、机构、市场等传统的中介,使得金融活动从透明度较低的机构转向透明度较高的服务机构,标志着金融业从机构、市场、产品为主转为金融服务为主。此外,还对以控制银行货币存数为中心的传统货币控制方法产生了冲击,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新金融体系发展之后,大量金融活动在微观审慎政策体系之外发生,货币供应的变化已和基础货币变化没有太密切的关系。这一切都进一步弱化了监管的作用。
  第二,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增强。因为有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通过在市场上发行各类金融工具来筹资,尤其是银行控股公司的发展使得这种介入债务更加便利。高风险的投资和高风险的贷款带来的是高收益的回报,银行的利润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靠贷存差所获得的利润占比日益被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高收益所挤占,后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商业银行这些变化部分超出了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的视野,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开始失灵,货币政策的效能大大降低,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影响到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而对金融机构持有资产价格的稳定难以发挥作用,金融稳定受到了挑战。
  第三,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影子银行体系不只涵盖那些与传统银行相竞争的“机构”,而且广泛涉及一切可以发挥金融功能的市场、工具和方法。
  基于市场交易而发展起来,是影子银行体系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它包括了几乎全部市场型信用机构。以美国为例,其主要构成有五:其一,由多种机构参与的证券化安排;其二,市场型金融公司,如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独立金融公司、各类私人信用贷款机构等;其三,结构化投资实体、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管道等,它们多由商业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发起并构成这些机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四,经纪人和做市商所从事的融资、融券活动,以及第三方支付的隔夜回购等;其五,银行之外的各类支付、结算和清算便利,等等。
  影子银行体系的兴起,极大地扩展了私人货币的范围。私人货币是在中央银行的监控之外,使得存款保险制度也不能有效地防止挤兑的发生。李扬表示,在各种类型的影子银行中,投资银行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可以说,借助资本市场中发展起来的现代投资银行业,大大改造了传统的金融体系,成为削弱货币当局调控基础的主要力量。
  第四,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逐渐的疏远化。李扬介绍说,德国学家用倒金字塔来描述整个社会经济,从下往上分为四层,前两者是物质产品、真实的服务贸易等实体经济,后两者是原生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等虚拟经济,“越往上越大,越往上越虚”。虚拟化导致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日趋分离,造成金融体系自娱自乐的不良倾向。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当局或者监管当局采取的措施,只是影响金融部门的成本和收益,根本就到不了实体经济部门,从而失去了调控的效果。


123456789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李扬:中国宏观审慎管理尚不清晰 存基础性缺陷 2011-05-21
· 李扬:北京房租上涨非调控结果 2011-05-05
·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北京房租上涨非调控结果 2011-05-05
· 李扬:否定地产市场化趋向是错误的 2011-05-05
· 李扬:继续上调存准率使商业银行生存困难 2011-04-22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