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化解分配失衡须深化体制改革
2010-11-10   作者:记者 方烨 实习生 冯宇/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现场问答

  问:您一直提到要政府财政公开化,加强人民的监督,现在我们国家面临一个问题,即便公开了,也存在不敢说话不敢监督的问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小鲁:问题很多,但是我们不能说,这种情况这些年确实进步不大。各位可能都没经历过改革以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那段时期。那个时期老百姓不敢说话和现在的不敢说话比起来,我觉得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你在网上看看骂什么的都有,包括我今天在这儿讲这个收入分配,如果早30年,我敢这么讲吗?应该说,这个社会还是在进步的。财政公开、公众监督当然也不是一下子能够完成的,如果朝这个方向努力,我认为还是有可能形成这种机制的。

  问:您提到我们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而现在社会上比较强势的群体是既得利益者,灰色收入比较高的人,他们是处于高层并有能力进行改革的人。但是一旦改革,他们的收入就会变低,所以他们推进改革的激励不够。而强烈需要改革的是弱势群体,靠他们来推动这个改革,又显得力量不够。请问,改革的力量究竟源自哪里?
  王小鲁:我说一点对经济改革的亲身感受。经济改革我是从一开始就亲身经历的,对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了解的。在刚刚开始提出改革的时候,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并没有得到政府内部和党内的共识。很多方面阻力非常大,比如说农村改革,过去农村是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但是集体经济又长期发展不起来,大量的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有些地方搞包产到户,把土地分给农民,签一个承包合同。当时党内和政府内部的主流观点,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复辟,是不能允许的。当时安徽省搞包产到户,很多地方,包括有些省委书记,甚至当时中央领导农村工作的负责人说应该把允许搞包产到户的安徽的那个地委书记抓起来。好在有一些人支持,比如说安徽当时的省委书记万里,他支持,中央有一些人也支持,这些情况反映到陈云、邓小平那儿,他们也表示支持。经历过很多争论,最后形成了一个不算共识的共识,在小部分地区先搞起来,取得了成功,当地的农民收入很快就提高了,这就起了一个示范效应,很多地方马上就学,然后很快,两三年间在全国推开。这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其实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也有这么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中间有没有阻力?有,非常大。是不是说所有的政府官员都反对?不见得。很多人,包括一些基层政府官员,我接触到的,或者是我间接听到的,他们也在要求改革,也在支持改革,也希望尽早改革,他们看到现在这种状况对中国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很多地方虽然就像当时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那种情况,非常困难,但是不见得推不开。关键你要下这个决心。我觉得政治体制改革除了要看党内、政府内有没有人支持,还要看全社会老百姓的支持。如果把这个力量算进来的话,我认为支持改革的力量是占压倒优势的。


12345678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高培勇:解决收入分配需改革直接税 2010-11-10
· 收入分配改革将如何“指标” 2010-11-03
· 影响收入分配的“三大差别” 2010-11-03
· 中外电价比较折射财富分配问题 2010-10-21
· 国企老总巨额养老金挑战分配伦理 2010-10-2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观点擂台:谁是“柴油荒”的祸首?·[思想]陈晓彬:货币战未必真打起来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