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化解分配失衡须深化体制改革
2010-11-10   作者:记者 方烨 实习生 冯宇/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改革30年分配失衡更加明显

  改革前后,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是相当均等的,但是城乡之间差距比较大,各地农村之间差距也比较大。改革初期出现过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因为农村改革先行,所以农村收入迅速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得以缩小。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均收入的差距迅速扩大,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基尼系数超过了0.4这个国际警戒线。而基尼系数如果过大,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从1978年到最近,基尼系数除了80年代前期是下降的,以后一直是持续上升。到了2006年,大概是在0.47左右。其实这个基尼系数还是根据官方的居民收入统计来计算的。但是官方居民收入统计,实际上是低估了收入差距的。”王小鲁说。
  王小鲁表示,对于中国而言,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城乡差距,地区间差距,居民阶层间差距。首先,城乡差距的根源来自计划经济制度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比农村收入要高很多,1978年的时候,两者是2.6倍,但是到2009年是3.3倍,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这个期间是上升趋势。最近三四年,一直保持在3.3倍左右。”他说。
  对于地区之间的差距,王小鲁称,这是由长期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用人均G D P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贵州来比较,人均G D P差距在1978年是14倍,2009年有所缩小,是7.6倍。但是上海和贵州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都在缩小。”近几年由于中央实行了一些诸如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振兴这样的地区性战略,给了欠发达地区较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都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且其效果在近几年有所表现,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趋势。
  第三个是居民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对此,王小鲁进行了一个数据对比:把城镇居民家庭按10%进行分组,那么最高的10%家庭和最低的10%家庭之间,依据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大致在1995年的时候人均收入相差6倍,2009年扩大到9倍。把全国居民按10%进行分组,大致可以推算,最高的10%家庭和最低的10%家庭在1995年间的收入差距是13倍左右,到了2009年扩大到23倍“这足以说明我国居民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十分明显。”
  王小鲁同时指出,从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上看,在1995年到2009年这15年间,我国的劳动报酬占G D P的比重在很长时间里也是持续下降的“这些都是从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实际上,我国的收入差距可能还要更大。”


12345678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高培勇:解决收入分配需改革直接税 2010-11-10
· 收入分配改革将如何“指标” 2010-11-03
· 影响收入分配的“三大差别” 2010-11-03
· 中外电价比较折射财富分配问题 2010-10-21
· 国企老总巨额养老金挑战分配伦理 2010-10-2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观点擂台:谁是“柴油荒”的祸首?·[思想]陈晓彬:货币战未必真打起来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