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深不见底 我国外贸企业内外交困
对俄经贸现状调查之一
    2009-05-19    本报记者:程子龙 王建威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黑龙江最早对俄开放的黑河口岸开发区里,面对新建起的78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总经理史利文脸上不仅没有高兴的神情,相反却显得一筹莫展。他这个做了14年外贸生意,已成为黑河市最大果蔬出口商的企业家,受金融危机影响,难以从银行贷到款作为流动资金,使现代化厂房变成了“烂摊子”。
  与顺兴经贸公司相似,黑河另一个外经贸公司丰泰经贸有限公司也同样处于尴尬的境地。由于该公司同时兼做进、出口双线生意,所以双线融资都受到影响。该公司总经理吕炜说,在国内融资难不说,在俄罗斯境内融资更是困难。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俄罗斯信贷问题更加紧张,目前俄境内平均贷款利息已由12%提高到20%,抵押额度也由贷款额的50%涨到70%,且门槛还在提高,从俄境内拿到贷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市场需求不旺 九年资本积累一夜赔光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都不旺,而正因如此,一些企业遭受了最直接的经济损失。对黑河奥神经贸有限公司来说,金融危机对该企业就形成了致命的打击。2008年7月中旬,该公司从俄罗斯订购了172.4吨橡胶,每吨货值为9.6万元人民币,9月中旬到货时正赶上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国内市场价格下降到每吨2.3万元,价格这么低使这批货无法出手,因为一出手就得赔本。据了解,到目前该企业的货仍未出手。该公司总经理朱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现价每吨3.5万元售出的话,再加上运输等费用,企业一下子要亏本5000万元人民币。他说,亏本5000万,证明他9年艰苦奋斗所积累的资本在一夜之间赔个精光。
  朱文说,除了巨额亏损以外,对企业的另一个致命打击是银行的授信问题。由于是从银行贷款进的货,现在还不上贷款只能把货抵给银行,银行马上就会按自己的程序处理了。此外,企业还不上贷款,会使企业在银行的授信完全停止,以后再没有贷款的可能。如果企业再想贷款做买卖,就得另起炉灶——注册新的公司了。
  黑河丰泰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炜说,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旺也是影响外经贸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目前该企业的木材和钢材进口受到市场需求的极大影响。拿螺纹钢为例,由于需求不旺,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价已由原来的每吨3800元降到了3100元,所以进口钢材受到严重打击,现已形成“成本倒挂”。

  卢布贬值、政策壁垒使外贸企业雪上加霜

  受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货币不断贬值,再加上一些政策上的壁垒,使我国对俄外贸企业生存艰难。
  黑河丰泰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炜告诉记者,该企业受卢布贬值影响非常大。目前卢布贬值40%,原来1元人民币兑换3卢布,现在已能兑换5卢布,因此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相对于俄罗斯本国商品而言,竞争力大大削减。去年1至3月份该公司出口工程机械200多台套,而今年同期仅出口30多台套。
  黑河华富集团就是受卢布贬值影响较严重的企业之一。由于卢布贬值,该公司在俄境内盖的高楼大厦所能兑换的人民币大量减少:贬值前俄境内每平方米住宅约为1.4万元人民币,现在仅为9500元人民币。公司副总经理何劲指着黑龙江对岸最现代的一幢高层建筑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盖起了惟一一座五星级宾馆,现在由于还不上贷款,在俄境内的两个商场都抵押给人家了。何劲估算,受卢布贬值影响,该公司在俄境内的房地产业将损失超过3亿元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设置的一系列对本国产业的保护政策及对我方设置的贸易壁垒也使我国外贸企业雪上加霜。
  黑河蓝天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树森介绍,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原来为每立方米6欧元,2008年4月1日涨到15欧元,原定从2009年1月1日涨到50欧元,虽然目前俄推迟了这个涨价计划,但再次上涨已成必然。加之当前在俄境内采伐成本增加,我国从俄罗斯做进口木材生意的企业没有一家不赔钱的,去年12月份一车木材赔1万元人民币,现在赔2万元人民币,所以我国企业基本都停止了在俄罗斯的采伐。
  黑河市市长张宪军说,俄方通过放缓通关速度的方式对我出口设置贸易壁垒。从2009年开始,俄阿穆尔州对进口农副产品实行检疫证制度,大大影响了通关速度。现在经黑河口岸进入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蔬菜在口岸大量积压。今年前几个月该口岸出口果蔬同比下降50%。
  张宪军介绍,金融危机后,俄罗斯为保护民族产业,调高了20多个类别产品的进口关税,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提出了拯救汽车行业计划,汽车、装载机的进口关税由5%提高到25%,这意味着中国出口汽车商仅能挣个出口退税的钱。

    金融海啸两面夹击 我国口岸城市如遭地震

  金融危机不仅直接对外经贸企业造成了深刻影响,那些对进出口企业有着严重依赖性的口岸城市来说,其经济发展同样遭受了重创。记者在黑龙江省黑河市采访了解到,这个我国最早对俄开放的口岸城市,金融危机对它来说,可谓是一场相当级别的“地震”。

    对俄贸易"危"中有"机" 走出低谷需政府之手

  黑河市市长张宪军说,为了使对俄外经贸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黑河市进行了积极的调研,他们发现在金融危机之中,存在着对俄外经贸易的“非常空间”。

  相关稿件
· 牡丹江将成为对俄经贸第一市 2008-03-17
· 对俄经贸战略升级带来新契机 2007-08-03
· 对俄经贸已成为黑龙江省沿边市县主要财源 200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