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精英权力还金融民主
 |
作者:(美)罗伯特·希勒 出版:中信出版社 |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金融业的批评不绝于耳,很多学者也在反思金融业该如何发展。在耶鲁大学从事金融学教学已经25年的罗伯特·希勒,要挑战世俗的看法,他认为,不能将此次危机简单地归咎为金融从业者的贪婪或诡诈,真正的诱因埋藏在我们现有金融制度的本源性缺陷当中。《金融与好的社会》便是其观点一个很好诠释。
希勒指出,目前的金融秩序无法化解这些风险,建议设立一个包含各种风险信息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处理的数据库系统,构成金融新秩序的物质基础。他希望通过金融创新实现金融民主化,从而分散风险,为经济生活提供更加牢固的基础。他提出的让民众广泛参与金融业从而打破金融的精英权力机构,实现金融民主化,也使《金融与好的社会》成为一本优秀金融知识普及读本。
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中,希勒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建议具有指导意义。他坦言,中国的金融制度比其他国家显得更不成熟,金融专业人才缺乏是问题关键,中国很多问题的出现,也跟金融业的不发达有关,比如腐败现象。他认为,当中国人均拥有律师的数量和人均享有的金融业服务人员人数提升后,腐败的现象应该会逐渐消失。希勒认为,不平等现象的加剧并非新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反之,社会金融化程度越高,不平等程度越低,原因在于金融本身起到管理风险的作用,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应该带来降低社会不平等程度的效果。他明确提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金融领域的办事理念,中国独特的体制、文化背景和发展速度,照抄他国是完全不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