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两 会 国 内 国 际 深 度 财 金 产 经 商 情 人 物 现 场 互 动 视 角 文摘频道 观点频道
 
总理挥起了右手
    2007-03-06    本报记者:韩丹 王莉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3月5日上午10点25分,在人民大会堂,伴随着激昂的讲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激动地抬起头,并情不自禁地挥起了右手。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的两个多小时里,首次因话语激动而做出较大的动作。
  温家宝总理这席恳切而坚定的话语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据记者粗略统计,就在此次掌声响起的前后共八分钟时间内,人民大会堂共响起了七次同样的掌声。而这七次掌声,都是因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同一主题——“发展教育”。
  “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温家宝总理这一席简短的话,两次被全场热烈的掌声打断。
  “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的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温家宝总理话音刚落,会场内又长时间地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在政府工作报告结束后,来自香港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王英伟一边走出会场,一边激动地告诉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和高等教育的投入,这是很令人振奋的。”“全场对教育所集中暴发出的掌声,反映了民心所向。一方面是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人才强国的强烈期盼。在这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各国都很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我国近年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绝对是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上得起学、看得起病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没想到这些民生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的笔墨如此之多、如此之重。”全国政协委员张震康告诉记者,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比以往更加明确地提出用于解决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的具体对策,这说明政府执政的透明度更高了,工作更扎实了,也更贴近老百姓了。
  相关稿件
· 《政府工作报告》的六大新亮点 2007-03-06
· 民生“大礼包”:4778亿元 2007-03-06
· 元宵节:代表委员忙议政 2007-03-05
· 代表委员呼吁警惕“越富越迷信”现象 2007-03-05
· 代表委员剖析影响社会和谐的三种社会现象 2007-03-05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工作人员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