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工信部:截至今年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末增加13.8万家
2025-11-10 记者 郭倩 来源:经济参考网

记者11月10日从“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湖南站活动上获悉,当前我国企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截至今年7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末增加13.8万家。龙头企业加快壮大,2024年,264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64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世界500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十四五”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具体而言,产业规模和体系优势更加凸显。上述负责人表示,从规模看,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0.5万亿元。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近30%,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从体系看,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其中,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夯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2024年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加速形成,创建178家国家高新区,培育形成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数智化转型步伐加快。该负责人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激光制造等领域已形成发展优势,人形机器人具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生物制造在医药健康、日化美妆等领域广泛应用。此外,我国通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建成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推进“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加速应用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