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性腺学组协办的“第五届北京协和下丘脑-垂体-性腺疾病学术交流会暨史轶蘩院士诞辰97周年纪念学术交流活动”在江苏溧阳举行,多位专家分享了该领域的前沿诊治理念与创新方法,并呼吁业界及公众进一步提高对生长激素作用的认知。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宛若一架信息桥梁、一条串联生命的链条,从孕育新生命到生长发育,从功能构建到物质代谢,这一生命调控轴系关乎生命繁衍、寿命延长等人生重要议题。”本次学术交流会主席、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说。
会上,围绕生长发育与生殖、激素代谢与衰老、发育异常疾病、性腺功能减退等核心内容,来自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发现及前沿成果,并通过大量真实案例与临床数据展开探讨与交流。
“生长激素伴随人的一生,从未‘退休’。”伍学焱分享了关于生长激素物质代谢作用的新认识,其团队研究发现,生长激素的缺乏是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提出生长激素相关性肝硬化(GHRC)这一新概念。其牵头组织编写的《生长激素相关肝硬化诊治专家共识》于今年7月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

图为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在活动现场围绕“生长激素物质代谢作用新认识”作主题分享。记者 李昱佑 摄
据了解,生长激素相关性肝硬化是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长期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目前,绝大多数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明显不足,导致严重的误诊误治。
“2019年,一位肝硬化晚期阶段的患者找到我时,带着氧气还呼吸费劲。很多医院建议他尽快进行肝-肺移植,但经过检查发现,他成年后罹患肝-肺综合征的原因,可能与他中断了生理剂量的生长激素补充治疗有关。”伍学焱说,团队最终为其进行了生长激素治疗,病情缓解明显,让其免于肝-肺移植。
业界认为,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意义。“我国大约有1600万名肝硬化患者,其中有3%为不明原因的隐源性肝硬化。如果发展到必须肝移植,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经济上都会承受巨大压力。”伍学焱表示,内分泌科及神经外科应关切垂体功能低下患者的肝功能;适时选择生长激素替代治疗,以逆转肝硬化,避免不必要的肝移植。
事实上,当前人们对随着年龄增加生长激素缺乏这一现象普遍认识不足。会上,多位专家通过解读研究发现并分享相关案例,呼吁业界及公众提高对生长激素作用的认知。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范红旗围绕《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进行解读。他表示,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在临床上的表现有很多,包括身体成分异常、代谢紊乱、心血管风险增加等,但都非特异性,导致其在临床上容易被漏诊。
“人在衰老过程中,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显著下降,与肥胖、肌少症、骨质疏松、性功能减退等高度重叠,但长期被临床忽视。”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马婉璐就生长激素与衰老之间的关系展开阐述。她表示,生长激素除了促进生长以外,还能发挥很多重要作用,包括增加脂肪分解、促进蛋白合成等。补充生长激素能够增肌减脂、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改善大脑结构和功能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通过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昊童则在分享中表示,生长激素有治疗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