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湛江人为何担忧“长此以往,恐港城无港”?
2025-11-05 记者 吴涛 来源:经济参考报

  湛江港,是华南和西南地区唯一的40万吨级深水良港,也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曾位列全国八大港口之一。因港而兴的湛江市亦被称为港城。然而,记者近期在湛江调研时,当地人却担忧“长此以往,港城无港”。

  今年上半年,湛江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双负增长,增速全国倒数,发展明显失速。对于问题的原因,港口控股方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港口集团和当地一些干部各执一词甚至互相埋怨。但从客观数据上看,自招商港口集团2019年控股以来,湛江港从全国沿海港口排名第11名倒退至第20名。

  一些受访干部群众担忧,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和北部湾城市群三大战略交汇处的湛江港本可成为“气眼”,但若继续没落,恐将成为“弃子”,既“堵住”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的发展,也影响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更在国家战略发展中失去身位,无疑是深深的遗憾和巨大的浪费。

  连港口股东都“抛弃”湛江港

“我是湛江港的股东,但我自己都不在湛江港出货。”湛江港一位小股东、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作为扎根湛江的企业,该公司大部分水产是在湛江养殖,因此大部分货物的目的地或出发地也是湛江。但由于港口服务等原因,现在公司宁愿绕道甚至多花钱到珠三角港口,也不愿在湛江港出口。该公司一名负责人说,以深圳港为例,从湛江运输一个集装箱货柜去深圳,比在湛江港出口要多花约6000元运费。

  湛江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再东说,湛江港是新中国首个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现代化港口,曾是全国八大港口之一,以及南方铁矿石、石油、煤炭、化肥和粮食运输及储备中心,华南地区大宗商品主要聚集地,是湛江、粤西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战略枢纽。如今它却被股东“抛弃”,这是市场日渐放弃湛江港的缩影。

  受访人士认为,相比北部湾港等周边港口,湛江港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明显不足。

  ——港口设备老旧。湛江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黄丽萍说,湛江港的集装箱、大宗商品码头等专业化码头都存在设备老化问题,桥吊、龙门吊等核心装卸设备智能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仅为国内先进港口的70%左右。

  ——国际航线偏少。湛江市交通运输局港航科科长杜子炫说,不说与动辄上百条国际航线的广州港、深圳港等相比,就与广西北部湾港相比,湛江港如今只有16条国际航线,不到北部湾港的三分之一,很难满足企业对快速运输的时间要求。

  ——集疏运体系不畅。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是“13+2”省区市政府共建陆海新通道的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陆海新通道湛江公司副总经理肖静说,湛江港进港铁路支线存在“断点”,铁水联运货物换装耗时久、成本高,联运比例仅为15%,远低于邻近广西钦州港的32%;公路效率低,跨区域物流中转耗时比广西、海南等高约20%。

  ——服务水平低,物流成本高。肖静说,湛江与重庆等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市,在通关便利化、物流标准互认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在通关环节,湛江口岸与重庆果园港等沿线枢纽,在货物申报流程、单证格式、查验标准上未完全统一,跨境物流中平均申报环节达8个、单证种类超10种,重复查验率约12%,导致企业物流周期延长3到5天,运营成本增加15%。

  在服务环节,货源组织、运力调配等缺乏协同,湛江至重庆、成都等方向的物流专线,车辆空驶率超35%,物流成本较先进区域高20%至30%。

  “小账”“大账”为何算不进一本账?

  一边看起来经营良好、企业年年盈利,一边地位却年年下降,围绕湛江港呈现出来的状态极其矛盾。一些受访对象认为,这背后隐藏着港口自身盈亏的“小账”,和以港口支撑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国家级战略资源作用的“大账”问题。在各执一词的争议中,“小账”“大账”根本算不到一起。

  2019年,湛江改革市属国企湛江港集团,引入招商局集团,由其旗下招商港口集团控股,目前持股58.3549%。湛江港集团副总裁吴必胜介绍,在招商港口集团控股第二年即2020年,湛江港就实现扭亏为盈,到现在也一直是盈利的,说明经营是良好的。

  然而,当地干部却认为,湛江港发展正在步步掉队。

  首先是货物吞吐量和全国港口排名双双下降,“曾经的小老弟也一个个赶超湛江港”。湛江市交通运输局介绍,2018年湛江港货物吞吐量已突破3亿吨,位居北部湾区域第1位、全国第11位。然而到2024年,湛江港货物吞吐量降至2.75亿吨,同比下降2.7%,在交通运输部统计的全国24个沿海港口中同比增速倒数第二。集装箱吞吐量虽有增长,但增速远不及附近的北部湾港和洋浦港,排名同样在倒退。黄丽萍说:“以前旁边的北部湾港、洋浦港都是小老弟,现在却一个个要赶超湛江港。”

  其次是在国家交通格局中地位不断下降。湛江市发改局介绍,2006年《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湛江港是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主港口。然而到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旁边的北部湾港、洋浦港被定位为国际枢纽海港,湛江港却只是27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为何机会却成了挑战?当地一名企业负责人说,湛江港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照理可成为中国东盟贸易的枢纽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支点,但实际中不仅没能支撑这些重大战略,反而陷入自身发展危机。

  招商港口集团认为,作为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个港口或码头、去年利润超百亿元的世界一流的港口综合服务商,招商港口集团已让湛江港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且帮助实现了大量招商引资。当初招商港口集团对湛江港的评估结果就不理想,拿出现金增资控股已是央企的责任与担当。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地方产业弱、岸线不足和港产城规划欠缺等,且湛江市政府未支付13亿元历史欠款,让湛江港集团面临显著现金流压力。

  而地方干部对此并不认同。湛江市国资部门一名干部说,当初湛江市和招商局集团签订的协议约定,新增的投资部分用于还债、部分拿来投资,但招商局集团控股后将钱基本都用于还债。“这样财务成本就降下来,企业盈利了,账面也好看了,做强港口的目的却落空了。”

  当地一名干部认为,要承认湛江港出现目前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确有湛江本地产业不强、支持不足等因素。“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湛江港这些条件都好了、湛江自己搞得好,我们还找招商局集团来干什么?连控股权都让出去,就是希望得到他们的网络、人才和管理经验支持,做大做强湛江港。”

  一名干部说,不好说换另一条路湛江港一定会发展得比现在好,但一个世界级禀赋的大港沦落至此,既没有效拉动地方经济,也不能在重大战略中发挥作用,毫无疑问是对国家战略资源的浪费。

  别让“气眼”变“弃子”

  在不少干部眼里,股东弃港是湛江港被市场放弃的信号。倘无深刻调整,湛江港恐将从“气眼”变成“弃子”。

  看当下,增长全国倒数。今年上半年,湛江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在全国24个沿海港口中同比增速分别为倒数第二、倒数第一。而周边的北部湾港、洋浦港等却继续“高歌猛进”,洋浦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同比增长近30%,名列前茅。

  看未来,核心竞争力日渐削弱。随着广西北部湾港30万吨级航道等相继建成,再加上其他重大运输通道建设,湛江港的自然禀赋优势日渐被抹平,而距离重庆、四川和贵州等西南腹地距离更远的劣势却愈发凸显。湛江港集团总裁助理蒋昌说,湛江港正在并且仍将被分流,货运量萎缩的现实已在眼前,我们深感危机。

  受访企业、干部及专家建议,首先双方应重新达成共识、“小账”“大账”一起算,支撑国家战略也获得自身发展。湛江海关一名负责人说,湛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和北部湾城市群的交汇处,建议从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调配招商局集团的全球港口和物流网络等资源,以湛江港为牵引打造对接RCEP成员国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配送等业务为一体的中间品出口供应中心。

  其次是推动布局建设国家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等重大战略布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一名研究员建议,以湛江港当前的铁矿石、石油、煤炭和粮肥业务为基础,通过在湛江布局建设国家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就地发展铜等大宗物品进出口和临港加工基地,有利于保障华南地区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支持广东在“双循环”格局中继续担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任务。

  第三是建设以湛江港为支撑的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受访人士说,当前湛江已有巴斯夫、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等数百亿乃至千亿元级的重大项目,有了建设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的基础。应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实现央企和地方深度协同,做好双赢大文章。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