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十一”集中促销期,各地纷纷出台措施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和经营主体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网络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东省商务厅等部门近日联合召开指导会,指导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和经营主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有序的网络消费环境,推动平台经济创新与健康发展。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近日也发文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平台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网络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和守法经营者的共同权益。其中包括,“电商平台应保护商户自主定价权,不设置不公平不合理条款造成商户利益受损”“优化收费定价机制,避免因营销推广费用不合理上涨、抽成过高等造成商户负担过重”等。
据了解,“双十一”等集中促销活动,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载体。但与此同时,随着电商平台竞争加剧,近年来诸如刷单炒信、夸大销售数据、虚假宣传、强制二选一、恶意对比等不当营销问题也屡有出现。对此,相关部门的各种管理规范和制度也陆续出台。
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对电商平台的“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并明确了“禁止平台内经营者参加其他竞争性平台促销活动”等行为,属于通过实施“二选一”排除、限制竞争的情形。
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徐则林表示,随着行业的发展,一些电商平台的一些不合规行为也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形式,例如,禁止商家使用竞争平台的核心竞争资源等。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以及平台治理制度的完善,电商经济逐渐走向规范有序。
例如,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商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
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电商平台应致力于营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尤其在“双十一”等大型促销节点,各平台应该比拼商品质量、服务水平、物流效率和消费体验,让消费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平台企业也应当进一步认识到,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和消费者认知的提升,唯有在提升用户体验、创新服务模式方面进行持续投入,才能赢得可持续的发展空间。(蔡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