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加快拓展核心技术应用场景 斯莱克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研发获重要进展
2025-10-12 记者 郭新志 来源:经济参考网

凭借在金属精密成型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斯莱克”,300382.SZ)将其成功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壳领域后,又在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关键进展。

10月11日,斯莱克一位高管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其核心技术——DWI(冲拔拉伸成型)技术创新性应用于谐波减速器柔轮生产,形成室温精密冷冲压成型工艺路径。相较于传统切削、热旋压工艺,该技术实现多维度突破,初步测算:材料利用率从行业平均35%跃升至80%,单件柔轮成本从1000元降至500元;省去前道热处理工序,生产周期缩短70%,良率从60%提升至95%以上;疲劳断裂寿命约3000万次,远超国标1000万次要求,齿形精度达微米级。至此,公司成功验证“食品包装设备—新能源电池壳—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技术延伸逻辑。柔轮作为谐波减速器“心脏”,其成本占比直接影响机器人制造成本。斯莱克工艺使单件成本降低50%,直接推动谐波减速器整体降本,为人形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商用提供关键支撑。公司计划在中国以及美国子公司投资谐波减速器关键零部件生产线。

据悉,斯莱克目前正在与国外某头部谐波减速器公司展开合作,相关产品正在进行样品测试,进展顺利。公司将在国内外同时拓展市场,将该业务板块打造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能源电池壳业务将进一步改善

斯莱克是全球知名的易拉罐自动化设备供应商,擅长超薄金属成型技术和自动化工艺。公司早期业务主要是高速易拉盖、易拉罐等金属包装制品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装配调试,该业务发展一直较为稳定。 

2017年,凭借公司在金属精密成型技术方面的深厚积淀,斯莱克开始研发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将产品应用领域由食品饮料包装行业向新能源电池领域横向延伸。2019年,斯莱克的新能源电池壳业务开始贡献收入,2020年起开始显著放量,2021年后进入高速扩张期。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斯莱克新能源电池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53.99%,毛利率为0.13%,同比增加0.07个百分点。

对此,公司近期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因为公司电池壳业务转型发展尚处于初期,市场规模在快速增长。虽然受相关设备研发和人员投入持续加大、原材料涨价、行业内卷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暂未实现盈利。但随着新设备逐步落地和规模效应的形成,电池壳业务能力水平也得到逐步改善,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今年上半年,斯莱克通过以技术优势驱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公司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瑞浦兰钧及北美头部公司等客户进行深入合作,并不断加大国内外新客户拓展的力度,报告期内与烟台力华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在46系列大圆柱电池及市场推广、商务、商业信息资源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近期,公司与韩国Dongwon Systems Corporation(简称“东远系统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美国和欧洲为韩国主要的三大电池制造商的圆柱形和方形电池壳业务进行深度合作。

据了解,斯莱克和东远系统公司的合作开始比较早,东远系统公司是韩国规模较大的跨国集团东远集团的子公司,在欧美也有业务,目前是韩国主要的三大电池制造商的供应商之一。合资公司的圆柱形电池壳业务将以斯莱克的DWI(冲拔拉伸成型)技术为基础。方形电池壳先期将启用DRD技术,并计划在技术准备就绪后过渡到使用DWI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

斯莱克称,上述做法有利于双方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协同互补,更容易突破韩国和欧美大客户,促进公司海外电池壳业务顺利推进,为公司在欧美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持续巩固和提升公司在新能源电池壳市场的影响力、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双方正在积极推进该事项,争取尽早实现落地。

不仅如此,公司还将核心技术应用场景拓展至固态电池领域。斯莱克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固态电池也需使用精密结构件,公司这种超薄金属成型的结构件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等特点,适用性很强,但行业内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生产尚需时日。公司密切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将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展相关研发工作并进行相应布局。

谐波减速器业务进展顺利

在易拉盖高速生产设备业务稳定发展、新能源电池壳业务持续改善的基础上,斯莱克正集中精力攻克下一个重要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

这也是众多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据了解,谐波减速器作为机器人关节等精密传动的核心元件,准入门槛相对较高,零部件材料特性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直接影响到传动精度、效率和使用寿命,和斯莱克高端装备业务同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谐波减速器的柔轮、刚轮等的加工精度和易拉罐产品一样需要保证高可靠性、高一致性等。简言之,柔轮是“会变形的齿轮”,既要把电机的高速旋转变成低速高扭矩,又要保持微米级精度,是谐波减速器实现大减速比、小体积、零背隙的关键,也是技术壁垒最集中的零件。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640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谐波减速器柔轮作为机器人关节等精密传动的核心元件,预计未来市场保持增长。

今年2月11日,斯莱克投资成立苏州斯莱克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斯莱克机器人公司”),拟投资建设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零部件规模化生产线,寻求机器人关节零部件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4月26日,公司公告与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机器人关键部件及配套技术软件等方面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

前述斯莱克高管表示,公司目前谐波减速器柔轮和钢轮研发进展顺利。作为全球少数几家可以生产高速易拉罐产线设备的企业,公司将易拉罐制造中成熟的DWI技术创新性应用于谐波减速器柔轮生产,形成室温精密冷冲压成型工艺路径。其核心逻辑是通过特种原材料配方与精密模具设计,在室温下对金属板材施加高压,利用金属塑性变形实现柔轮薄壁杯状结构与齿形特征的近净成形,完整保留材料内部纤维流线,同时借助冷作硬化效应提升产品强度与疲劳寿命。但由于人形机器人行业整体尚处于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的探索阶段,存在多种不确定风险因素。目前,公司研发的谐波减速器柔轮样品正在国外某谐波减速器龙头公司试用测试,进展良好。(实习生马金戈对本文亦有贡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2024066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