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发展报告2025》在北京正式出版发行。
《中国发展报告2025》沿用“1+5+N”的框架结构,“1”用以记录总体发展领域所形成的思想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5”用以记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相关领域形成的主要成果;“N”用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若干重大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
《中国发展报告2025》在记录202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还收录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4项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加快激发六大需求新动能》《关于中国服务业未来发展潜力的研究》《对培育壮大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的认识与建议》《释放低空经济发展潜力》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隆国强围绕报告内容总结了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更加突出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必须靠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报告中每个章节,都力图贯穿这一主线。
二是更加突出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推进,各国对技术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创新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发展新动能。报告收录了关于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深入剖析,体现了对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
三是更好落实统筹好“五对关系”的要求。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这五对关系。这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报告在内容设计上,力求体现这些新认识,并将其贯穿其中。
据介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2023年起编辑出版年度《中国发展报告》,旨在记录过去的一年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非凡历程,深入研究中国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与会嘉宾围绕新书进行深入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表示,相比往年,今年报告的整体框架更加成熟,且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今年的报告勾勒了“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及发展环境的变化,为迈向“十五五”、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外方专家认为,《中国发展报告2025》提出的核心信息凸显了中国对现代化、改革、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表明其发展不仅是国家的进步,更是具有深远全球影响的力量。要充分借鉴这份报告的深刻见解来共同开创全人类共享繁荣、共同进步的未来。
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吴振宇、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许伟代表作者介绍了《中国发展报告2025》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王忠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李春生、外文出版社总编辑许荣共同为新书揭幕。
据悉,《中国发展报告2025》中文版由中国发展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英文版由外文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金辉)